|
发表于 2008-1-11 21: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发展的良策只有当官的才有,我们是听党政的号筒行动的.就是有良策也是蚊帐背的蚊子-------白叫.笔者在本县工作几十年,虽没有在县委县政府大院工作过,但还是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的一名干部,曾耳闻目睹过十几任新班子的上任举措都是惊天动地,有哪一届班子的口号能有半成来实现的?如有几成实现的话,还有人说和平穷,和平落后吗?
举最近的一个例子.
1996年冬季,县委县政府做出<关于加快山地开发的决定>提出了"全党动员,全民上山,奋斗三五年,人均半亩果,户平五亩竹,山上再造新和平"的号召.这个号召落实得有声有色.1997年县政府提出了"发展白果生产,力争尽快建成十万亩白果基地"的奋斗目标,并将这个十万亩白果基地定为"县长工程",且由陈县长负责.工程开展轰轰烈烈,责任和任务及开支费用下达到上至县直单位头头,下至小学生(小学生每生要种2株白果,派6元白果苗款).
人们奔走相告:这届班子为和平县发现了富民富镇又富县的白银-----白果.县长的"山歌"唱得响,全县上下一致,万众一心向山进军.
可是,就有人向笔者讲,"又一个1958年的大跃进了,北方的白果南方种,恐怕会白种果吧!"笔者当时曾义正词严批评过这个人,十年后笔者却受到这个人批评说如果当时将三年机关干部和面上筹集的白果苗款和作秀的人力财力就可以做一个今天的开发区了.十万亩白果基地在哪里?山上再造的新和平在哪里?
够了,又得罪政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