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和平社区 返回首页

东山三的个人空间 https://hyhp.net/?2210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已有 233 次阅读2013-3-10 14:43 |个人分类:98年和平县志文字版

第一章 地质地貌 

第一节 地质

和平县在地质区域构造位置上属于赣闽隆起区。在漫长的地史演化过程中,几经海 陆变迁,才形成今天的地质地貌格局。

在距今约6亿多年前的元古时期,海水从新丰、连平方向入侵,开始了本县长达2 亿多年的海浸史,形成了县内分布极广的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海相地层。到了距今 约4亿多年的志留纪,本县隆起为陆地,故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下统的地层。之后,遭 受剥蚀长达近1亿年。到距今约3.5亿年前的中泥盆纪时,又复沉降为海,长达1亿多 年,形成了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的一套滨海、浅海相和海陆互相的地层。 这期间,县内有过几次海陆变迁,地层沉积几次间断,故缺失上二叠和中上三叠统地 层。到距今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时,地壳上升,海水退出,本县从此结束海浸历史。中 侏罗纪以后,气候炎热干燥,地壳运动强烈,岩浆及火山喷发频繁,形成了县内中下侏 罗统及白垩系的一套由陆相湖泊和山间盆地堆积而成的含火山碎屑的红色磨拉石建造。 进人新生代后,地壳不断上升,侵蚀作用强烈,故第三系地层在县内发育不全。第四系 主要为残坡积层堆积,分布于沟谷及低洼处。

一、地层

县内出露地层从老至新简介如下:

震旦系:分布于北部边界附近的下车、林坑、盘古石和南部边界附近的大坪里等。 主要岩性为变质砂岩、页岩、千枚岩、石英岩,偶见夹碳酸盐岩透镜体和基性火山岩。

寒武系:主要分布于中部,部分分布于北部与龙川细坳交界处。本系出露较全,岩 石轻微变质,岩层厚度大,属海相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下部以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为 主,中部为砂页岩互层,上部以细粉岩为主。

奥陶系:本县出露的主要是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龙头寨群,出露于西部边界附 近。本系出露完整,属浅海相碎屑岩建造。下部为变质页岩夹粉砂岩,偶见火山角砾 岩,上部为粉砂质页岩夹石英砂岩,偶见灰岩夹层。

泥盆系:本系地层与连平县本系地层紧密相连,主要分布于猁源镇羊角嶂、黄石尾 至热水镇石缺、崩岗窝、来人坑、白叶嶂、亚婆髻及合水坳背、兴径的狭长地带和沿青 州镇东、南、西边缘地带,以及附城、热水交界处的十二排等地。鹿湖是最为广布的泥 盆纪地层。沉积了一套浅海相或滨海相的砂岩类、碳酸盐类的灰岩。

石炭系:本系很不发育,主要分布于浰源的李田、大人顶、财主峰一带和彭寨的铁 长坑,林寨至礼士公路以东、杨峒、撑腰石以北等地区。早期沉积了浅海相石英砂岩及 页岩,在中晚期沉积了浅海相和浅海沼泽相碳酸盐类的各种灰岩及少数煤层。

二叠系:出露很少,仅见于彭寨街西南。

侏罗系:分布少,且零星,仅见于大坝的坪溪、浰源的塘尾村、樟树桥、牛角窝一 带以及合水的黄肚潭一带。

白垩系:此系比较发育,主要分布于贝墩、优胜、长塘、下车等地。大多属于上白 垩统南雄群,上部砂岩,称砂岩灰泥岩,少数属于下白垩统南雄群,下部流纹岩、石英
岩。

下第三系:不发育,仅在北西角和南东角有少量分布。

第四系:本系为近代冲积物,见于沟流两岸,面积较大的有彭寨沿河两岸和林寨街 周围、古寨的水西、附城的丰道以及阳明镇等地区,厚度一般小于10米。主要岩性为 灰白色厚层状灰岩,质地较纯,属台地相碳酸盐沉积。

二、构造

褶皱构造

1. 九连山复背斜:位于县内中部,由下古生界砂页岩瓦层组成。其北端被燕山期 花岗岩侵没,南部延至县外,两翼幅度延展32公里,两翼有部分延至县外,轴向北北 东,核部位于热水街附近。复背斜是由五花嶂背斜和其东面的和平向斜,西面的雷打树 向斜(位于县外)组成,均为倒转褶皱。

2. 李田围向斜:位于浰源镇西部,由泥盆一石炭纪地层组成,褶皱被北北东组和 北西组断层纵横切割,浰源镇北部受九连山岩体侵没,故残存的向斜构造极不明显。

3. 长塘向斜:位于北东部,东端伸入龙川县,本县部分长轴(东西〉29公里,短 轴(南北〉24公里。岩层自盆地边缘向盆心倾斜,边缘倾角陡,至盆心变缓。

断裂构造

按方向可分为3组:

1. 北北东向断层,分布于西部九连山复背斜核部及东翼,大小共6条,相互平行, 出露长度为5~25公里。具有代表性的有热水断层呈北北东一南南西延伸,南段沿断层 有角砾岩带出露,两侧岩层产状紊乱,倾角变化急剧,在中段热水街附近河谷中,沿河 床200米长15米宽的范围内均有温度达861的热泉出露。

2. 北东向断层,分布于北部及南东边界上,8条以上,延至县外。县内长度5~11 公里,呈40~70度走向。位于东南部的以正断层为主。

3. 北北西向断层,不发育,规模小,分布于铁长坑一带泥盆石炭纪地层中,共3 条,呈335~345度方向延伸,最长的19公里,最短的2公里多。

三、岩浆岩

县内岩浆岩发育,分布广泛,主要为燕山三期和印支期产物,加里东期岩浆岩也有
分布。

1. 加里东期侵入岩,包括和平岩体和高寿岩体。前者分布于县城和大坝一带,呈 倒鸡心形,出露面积49平方公里,主要岩性为中粒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后者分 布于下洋、坑尾头,呈“VI”形,出露面积14平方公里,岩性为细粒石英闪长岩。

2. 印支期侵入岩,包括青州岩体、古寨岩体、大帽山岩体等。青州岩体地表出露 呈椭圆形,侵入于古生界地层中,出露面积56平方公里,主要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角闪 石花岗闪长岩。古寨岩体和大帽山岩体,侵入于寒武系及泥盆系地层中或残存于燕山三 期花岗岩中,岩性同青州岩体。

3. 燕山三期侵入岩,包括大坝岩体、浰源岩体、罗浮岩体。大坝岩体分布于大坝、 桃源、苗岭一带;浰源岩体分布于浰源;罗浮岩体分布于澄溪一蕉坑一牛栏坑一带。在 县内总共面积60~150平方公里,侵入于震旦系、奥陶系、泥盆一石炭系地层中,主要 岩性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

4. 燕山四期侵入岩。县内只有黄草嶂一个岩体,分布于北部黄草嶂、张亚山一带, 侵入于燕山三期花岗岩中,形状不规则,出露面积约9平方公里,岩性为细中粒黑云母 花岗岩。

5. 燕山五期侵入岩。主要有雪山嶂和桃源两大岩体。前者位于北东部连塘一长塘 一带,岩体极不规则,面积90平方公里,岩性为透长石钾长花岗斑岩。后者位于北部 通天标一輋营一带。出露面积13平方公里,岩性以花岗斑岩为主,少量石英斑岩。

6. 中生代侵入岩,位于南部回龙镇、合坑两个小侵入体,呈椭圆形和长条形,面 积0.5~1平方公里,岩性为闪长玢岩。

7. 时代不明岩体。有下车北岩体,出露于北部边界附近,呈椭圆形,面积不到1 平方公里。岩性为辉石橄榄岩。

另外,县内还存在有伟晶岩、石英斑岩、辉绿岩等,出露于北东部及南部,还有晚 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次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中酸性火山岩类岩石。

第二节 地貌

和平地形复杂,起伏较大,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九连山脉纵贯县境西北,中部和东 部为低山和髙丘陵,东南部是低丘陵,谷底冲积盆地散布于县内各地。全县山地面积 2 0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0.60%。

侵蚀构造地貌,构成了本县地貌骨架。此类地貌又可分为5区:

1. 中山区。其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分布在本县西部,面积 不大。从形态看,有尖锥状、圆锥状和不规则的波状陡坡。山脊狭窄,平均坡度40~ 50度,且流水切割深,“U”型谷及嶂谷发育,谷向大多与山脊走向近于直交。

2. 低山区。主要为不规则的尖锥状低山,海拔300米左右,相对高差80~200米, 大多沿主干流两岸呈带状分布。西部低山,南自合水平阳肚,北至大坝碗塘凹,大致呈 南北向狭长带状分布,东部低山,南自合水樟树坑,北至优胜洗马潭,呈东北向带状分 布。

3. 高丘陵区。海拔300米以下,相对高差30~40米,主要分布在附城的大塘尾、 均石,大坝的黄草嶂以东和粮溪坪地一带。山脊不明显,山坡较平缓,坡度20~25度, “U”形冲沟极为发育,排列无方向性,但切割较深,沟壁较陡。

4. 低丘陵区。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差不超过30米,沿主干河流两侧呈断续的 狭长带状分布。主要分布在阳明镇至大坝一带。

5. 喀斯特地形区。仅在浰源李田岩一带最为发育。山脊崎岖,坡度很陡,一般在 60度以上,相对高差150米以下,沿山分布有大小溶洞,洞中有洞,怪石嶙峋,并有 地下河流,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侵蚀堆积地貌,不很发育,但也占一定地位。主要沿河流两岸或山间盆地,呈狭长 的带状分布,有河流阶地或冲积扇,本县南部较为普遍。

第二章 山脉河流 

第一节 山脉

县境所有山峰都属九连山及其延伸部分,表2-1所列是500米以上的山峰共67 座,其中海拔在1 000米以上的有10座,海拔在800米至999米的有23座,海拔500 米至799米的有34座。县境西部的风吹蝴蝶(双峰嶂)海拔1272米,是全县最高的山 峰,大望嶂海拔1221米,是县内第二高峰。

和平县主要山峰一览表(插图表,表2-1,P67)

第二节 河流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邬县,流经本县下车、长塘转入龙川县境,后又经东水镇上 坝至罗营口流入龙川县四都。两段流程共23.5公里,全为山川峡谷地带,河两岸多有 岩石露面;绝大部分是古河道,河面宽一般在50至300米之间,最宽处600多米,水 深通常1 ~2米之间。东水大塘角以下可通30至60吨轮船。

浰江,是县内主要河流。发源于江西省龙南县牛岗峒柏枚嶂,经江西省龙南县杨 村,流过本县浰源、热水、合水、粮溪、彭寨、林寨、东水等镇,全长102公里,沿岸 支流繁多,流域面积1 059平方公里。河宽在30米至200米之间,新中国成立前合水以 下春夏季可通航,至60年代林寨至东水还可航行30吨以下的木帆船。后来河道日浅, 浰江全程今已无法通航。

浰江汇入东江处(东水〉(有插图,P70)

和平河,明清时代称县前水,发源于漆木坳,流经大坝、附城、阳明、合水等镇, 经合水口流人浰江,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257平方公里,坡降0.54‰,河宽在20 米至70米之间。

贝墩河,亦称鱼潭江。发源于暗暮山,流经长塘、优胜、贝墩、古寨、彭寨等镇, 于马塘九宫庙汇彭寨河后于九龙口注入浰江。流域面积707平方公里,河长86.3公里, 坡降0.24‰,河宽30米至200米之间,多年平均流量8.9至17立方米每秒之间。50 年代初至60年代期间大鱼潭以下还可通小木帆船。

粮溪河,发源于附城镇谢洞,流经黄竹径、简坑、坪地、谢老营、径背、大埔围。 汇禾笔尖水于杨梅山至中洞水口流人浰江。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河长26.3公里,坡 降 0.87‰。

彭寨河,发源于银芦嶂。是贝墩河西北源流。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河长26公 里,最大河宽60米。

郎仓河,发源于马蹄山,经钉陂流人浰江,流域面积51.4平方公里,河长15.7公 里,坡降0.12‰。清代木船可至高陂。

礼士河,发源于火影山,与离涧江龙塘水汇合流人东源县船塘镇,流域面积55.2 平方公里,河长15公里。

此外,还有青州水、金竹坝水、塘埠水、山塘水、大河水、千斤地水、细布窝水流 入连平县境。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本县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夏冬长、春秋短,气候温和,四季分 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季风明显。

第一节 四季特征

按照气温10.0℃~22.0℃:为春秋季,低于10.0℃为冬季,高于22.0℃:为夏季的标 准划分,全县四季分明。

春季从2月16日起至4月20日止,共64天。气温开始回升,但天气多变,常有 低温阴雨,阳光缺少。

夏季从4月21日至9月30日止,共163天。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初夏,平均气 温在22.0℃以上,为全年降雨高峰期;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盛夏,为全年最热期,出 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平均气温在27.0℃以上。除热力性雷阵雨,或受台风影响外, 一般是晴热天气;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夏末,平均气温降至27.0℃以下,后期受弱冷 空气影响,会出现寒露风天气。

秋季从10月1日至12月5日,共66天。气温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降到22.0℃以 下,形成寒露风盛期。雨季结束,多是秋高气爽天气,少数年分秋季有阴雨天气。

冬季从12月6日起至次年的2月15日止,共72天。气温急剧下降,本县多出现 晴冷天气。“冬至”后为全年最冷期,平均气温常在10.0℃:以下,甚至出现霜冻或冰 冻,个别年份有雪。

第二节 气象要素

气压,多年平均海平面气压为1 012.0毫巴,冬夏相差较大。冬季受极地高压控制, 气玉较高:12月至次年1月平均在1 023.3毫巴。夏季受热带气旋流的影响,气压较低。7月至8月平均为1 005.4毫巴。

气温,本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县内各地气温差异较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7.9℃ 至20.2℃之间。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8.2℃至10.3℃之间;7月份气温最高, 平均气温在25.7℃至28.2℃之间。据县气象站记录:极端最高气温是1989年8月15 日38.6℃;极端最低气温是1973年12月30日至31日4.5℃。详见表2-2

和平县部分镇(有代表性)逐月平均气温统计表(插图表,表2-2,P72)

雨量,全县年平均降雨量1536.0至1845.3毫米。年降雨量相对变率为17%。雨 量最多年份是1975年,降雨量2 580.6毫米,比常年偏多50%。雨量最少的年份是 1963年,降雨量1018.0毫米,比常年偏少41%。

县内降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段:4至6月为前汛期,降雨量在786.9毫米,占全年 雨量46%。7至9月为后汛期,降雨量在502.4毫米,占全年雨量的29.0%。

若以历年日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的日期来划分雨季的起止期,县内雨季开始日 期为4月5日,结束日期为9月26日,雨季持续175天,降雨量为1 243.6毫米,占全 年降雨量的72%。详见表2-3

1956~1995年和平县部分镇逐月平均降雨量统计表(插图表,表2-3,P72)

霜,1956~1995年的气象资料记载,最多霜日是1973年为28天,最少霜日是 1991年只有1天。霜日出现天数,以12月至次年的1月占多,2月次之。县内山区比 平原区初霜日约早10天,终霜日迟10天,各镇初霜日一般在11月末或12月初,最早 是1992年11月10日。终霜日一般在2月末或3月初,最晚的终霜日是1974年3月28日。

雪,本县北部有半数年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雪期,但时间短,大雪少,最多降雪日 是1967年、1970年、1976年,每年都降过3天雪。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1975年12月 14日,平地雪深5厘米〈气象站观测场)。

瑞雪〈1975年12月14日)(有插图,P73)

日照,本县年平均日照数为1 7017小时,有80%年份在1550.0小时以上。年最多 日照时数是1986年,2 038.7小时,最少日照数是1970年,1481.9小时;月最多日照 数是1979年10月,300.0小时,月最少日照数是1978年3月和1979年3月,18.0小 时。历年7至9月日照最充足,特别是7月份日照最多达223.7小时,平均每天7.2小 时,2至4月最少,尤其是3月份,历年平均只有73.3小时,平均每天只有2.4小时。 受地形影响,县内日照时数,山地少于平原,丘陵介于两者之间。详见表2-4。

1956~1995年和平县气象站实测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插图表,表2-4,P73)

蒸发,本县年均蒸发量为1 518.2毫米,年最大蒸发量是1986年,达1 874.2毫米, 年最少蒸发量是1973年,为1 209.0毫米。

风,本县属季风气候,风向随季节转换,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偶有南风;夏季以偏 南风为主,偶有北风。全年各季其他风向依然可见,但出现频率较小。因全县是山区,受地形影响,全年出现静风的频率较高。详见表2-5

和平县全年各种风向频率表(插图表,表2-5,P74)

全年出现静风的频率最高是31%,偏北风频率次之,偏南风频率再次之,其他风 向出现的频率很少。

本县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风速随季节变化明显,冬、春季的风速大,夏、秋
季风速小。详见表2 - 6。

1956~1995年和平县各月平均风速表(插图表,表2-6,P74)

雾,本县全年雾日是20天左右,山区或迎风河谷雾日多些,以幅射雾为主。夏末 和秋季雾日最多。春季阴雨时期云层密布,山区整天处于云雾之中,浓雾有时几天不 散。最多雾的年份是1958年,34天,月最多雾日是1972年10月,9天。

第三节 物候

农业物候:惊蛰牛背直〈即惊蛰开始翻田播种〉。清明时节好莳田。夏至到小暑, 晚造要播子(种)。大暑到立秋,夏种又夏收。立冬不割禾,一夜少一箩。

惊蛰、春分好种豆(下半县惊蛰种豆,上半县春分种豆)。

清明种芋,谷雨种姜。

林业物候:2月紫荆开花、苦楝发芽。3月大叶榕发芽、柳树出新叶。立春桃花开, 惊蛰李花开,清明杜鹃红(笑枣树开花)。寒露摘早茶(油),霜降摘迟茶(油)。桐树 叶包春(蛋〉,天气暖纷纷。

动物候:蛇出洞,寒告终。大雁往北不再寒,燕子飞来天气暖。冬天麻雀成群吵, 不过几天寒风到。蚂蚁搬家,大雨将下。蚯蚓出土,将要下雨。虾蚣反塘,大雨一场。 蜈蚣地上爬,明天雨哗哗。

预示风:老鹰飞叫风,坐叫雨。猪衔草,北风到。

农事谚语: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清明晴,挑秧莳草坪。谷雨无雨,给回田主。秋前三日,秋后三日,打赖死三日。莳田莳到处暑,有收就收,冇收白苦。禾怕寒 露风,妇女怕得月风。雷打秋,对半收。十月不犁霜,等于冇粪缸。

气象谚语:春暖不暖,桐叶包拳。春雾晴,夏雾雨,秋雾日头晒死鬼。立夏小满, 江河水满。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雷公先唱歌,下雨不会多。

第四章 土壤植被 

第一节 土壤类别与分布

按《广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暂行分类方案》进行分类,全县土壤大体可划分为 8个土类,5个亚类,28个土属,65个土种。

和平县土壤分类面积和分布情况表(插图表,表2-7,P75)

第二节 植被

本县植被属亚热带常绿季雨林,植被类型多属常绿阔叶林木。主要有松科、杉科、 壳斗科、禾本科、桃金娘科等。常见林下灌木及藤本中有野生药材、油料、淀粉等植 物。草本植物有蕨类、羊齿,禾本科等。马尾松群落地被植物有芒箕、岗稔、丝茅等。

本县植被呈区域性分布,西北部主要有针叶、阔叶混交林和松、杉混交林;东南部 主要有天然针叶林;中部地区的植被介于两者之间。

本县植被垂直分布亦有规律,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上,主要生长矮小灌木及禾 本科草类;在海拔700米以下的山窝峡谷,主要生长枫树、樟树、毛竹等阔叶林或混交 林,低山及缓坡地带主要生长松、杉;在海拔300米以下主要有油茶、茶叶、松、草木 植物,谷底耕地主要栽培水稻、番薯、麦类、蚕豆、豌豆、花生、黄豆、蔬菜、甘蔗、 木番薯、生姜等,还有少量玉米、粟、芝麻、黄麻、烟草、棉花、席草、蚕桑、果类 等。

1983年山林资源普查:全县森林覆盖率为33%,其中西北部覆盖率较高,东南部覆盖率较低。

第五章 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全县有土地资源346.58万亩;可耕地22.57万亩,其中:水田19.38万亩;旱地 3.19万亩;林地268.95万亩;草地37.43万亩;水域5.62万亩;交通用地2.64万 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92万亩;其他用地2.45万亩。

第二节 水资源

据县水电局1983年普查核实,全县水电资源蕴藏量10.5万千瓦,可开发量6万多 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9亿千瓦小时。

一、东江和平段,水电蕴藏量4.1万千瓦小时,可开发水电资源达2.41万千瓦。 三溪口、罗营口两处都可建电站。

二、浰江属东江一级支流,可利用天然落差207.01米,多年平均流量64.1立方米 每秒,水电蕴藏量3.81万千瓦,可开发水电资源2.64万千瓦,已开发2 400千瓦,占 可开发资源的9%。

三、和平河属东江二级支流,多年平均流量3.3立方米每秒,水电蕴藏量2.29万 千瓦,可开发的水电资源1 600千瓦。已开发的490千瓦,占可开发资源的30.6%。

四、贝墩河属东江二级支流,可利用的天然落差215米,水电蕴藏量17 100千瓦, 已开发的水电资源6 690千瓦,占可开发资源的30.0%。

五、定南河属东江二级支流,和平段可利用的自然落差20米,水电蕴藏量1.42万 千瓦,可开发水电资源1.2万千瓦,已开发905千瓦,占可开发量的了7.5%。

六、青州河流入连平县大湖镇,水电资源蕴藏量6 000多千瓦,可开发量5 000多千 瓦,巳开发5 565千瓦。

七、彭寨河属东江三级支流,多年平均流量1.8立方米每秒,因水土流失严重,落 差小,水电资源较难开发,目前只有装机容量40千瓦的电站1座。

本县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位也较高。据调查:东水、林寨、彭寨、古寨、安 坳、贝墩、优胜、长塘、下车等地区,地下水一般深1.5—2.5米;上陵、浰源、大坝、 附城、阳明、合水、粮溪、公白、礼士、青州、热水等地区,地下水一般深1 — 1.5米。 全县地下水量为1.8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为1.1亿立方米。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

一、野生动物资源

本县野生动物品种繁多,分布广,有兽类、禽类、鱼类、甲壳类、两栖类、昆虫类
等。

兽类:虎、豹、狼、豺狗、狐狸、野猪、水獭、旱獭、刺猬、芒鼠、豪猪(箭 猪)、果狸、九节狸、野山羊、黄鼬(谷称黄鼠狼〕、蝙蝠、野兔〈亦称华南兔、山兔〉、 野牛(山牛〉、鼠(有家鼠、野鼠、在温泉生活的小白鼠〉、狸猫、豹猫、小灵猫、白额 狸、白尾狸、穿山甲、狗獾、猪獾、竹鼠、野貂、黄麂(黄獐〉、苏门羚(四不像)等。

苏门羚是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国家列为保护禁杀动物。本县上陵、下车、优胜等 镇交界处的紫云嶂等地,时有出没,个别猎人偶尔捕捉或枪杀。70年代初期,上陵镇 一农民捕捉一头活苏门羚,被有关单位收购转送广州动物园饲养,供游客观赏,后由广 州动物园转送北京动物园饲养。

禽类:山鸡、雉鸡、竹鸡、斑鸠、鹧鸪、野鸽、燕子、乌鸦、雁、老鹰、麻雀、 黄雀、白鹇、画眉、黄莺、琢木鸟、杜鹃、青翠、伯劳、白头翁、蜡咀、鸥、水鸭、僚 哥〈乌僚子〉、猫头鹰(春鸠〉、水鹤、翡翠、鹭鹚、鸳鸯、鸱、鹌鹑、喜鹊、鹊鸦(俗 称屎缸雕〉、吊鱼翠(观翠〉、八哥、布谷鸟〈喜怀乐〉、黄鹤、白鹤、山寒等。另外尚 有一些至今未知名的鸟类。

鱼类:本县鱼的品种有:鲩(草鱼〉、鳙、鲢、鳊、鲫、鲤、鲶、七星鱼(俗称 秤星鱼、生鱼〉、甜鱼、塘虱、黄鳝、泥鳅、零鱼、白哥、黄亚角、沙鳟、石历、蟛皮 色、鳗鲡〈白鳝、风鳝〉、花斑(黄鱼〉、镰刀(割鳅〉、桂花鱼、咸鱼、团头鲂等。

甲壳类:蚌、虾、蟹、田螺、石螺、蚬、蜗牛、蟛蜞等。

两栖类:蛙(有数种俗称“田鸡”)、蟹、蟾蜍、石蛤(林蛙〉、娃娃鱼(狗崽鱼)
等。

爬行类:蛇(青竹蛇、四环蛇、眼镜蛇、南蛇、泥蛇、饭铲蛇、过山龙、打鱼公、 五步蛇、三步蛇、奔蛇等〉、蜥蜴〈四足蛇〉、壁虎、龟、鳖鱼〈水鱼、圆鱼、脚鱼) 等。环节动物有蚯蚓(俗称曲鳝)、水蛭(俗称蚂蝗)等。

昆虫类:主要有蚕(有家养、也有野生〉、蜂(种类较多,唯蜜蜂家养〉、蜘蛛、 虱、蝉、萤、蝼蛄、螳螂、螽、蝇、蟋蟀、蚊、蜻蜓、蚱蜢、织娘、跳蚤、蟥蜞、蝎、 蠢、蛉、蝶、蜉、擗、地蚕、蛾螅、叩头虫、米象、蜈蚣、金龟子、叶甲、龙虱、屎壳 螂、蚜虫、介壳螂、臭虫、天牛〈苦楝牛〉、蚂蚁、介壳虫、瓢虫、铁甲虫、蝴蝶、灶 马(俗称灶鸡)等。

二、野生植物资源

本县是广东省的林业县之一。全县林地面积有268.95万亩。大部分分布在西北部 和中部各镇,其中用材林73.55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8.4%;经济林26万亩,占林 地总面积的24.2%;竹林7.8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7.4%。

用材林树种比例是:松树16.3万亩,占22.1%;杉树19.3万亩,占26.2%;杂 树8.8万亩,占12%;针阔叶混交27万亩,占37.5%;竹木林混交1.6万亩,占 2.2%。

树木龄组比例是:幼林40.7万亩,占56.7%;中林24.7万亩,占34.3%;成林 6.5万亩,占9%。

木材蓄积量达218.9立方米。主要林木以松科、杉科、壳斗科、樟科、禾本科、桃 金娘科等为主。

树木有马尾松、湿地松、杉、油杉、椽、椎、赤黎、白黎、黄稠、白稠、大叶 樟、细叶樟、榕树、柯树、酸枣、乌柏、山楂、杨、枳具、侧柏、桧柏、苦楝、半枫 柯、椿、柳、槐、桐、油茶、泡桐、榆树、大叶桉、杨梅、白花桔、榄、柑、桔、银杏 (白果〉、黄皮、棠梨、龙眼、金橘、香橡、石榴、橙、柚、柠、檬、柠檬桉、话梅、石 梅、桃、杏、橘、李、柿青、粟、柑桔、枇杷、杨桃、梨(又称沙梨、有青黄两种) 等。近年来发现珍稀植物三尖杉群落。

此外,还有上百种无名杂树。

松、杉树是本县的古老树种,分布最普遍,生长较快,是全县传统性用材树。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引进的新树种有桉树,主要用于公路 两旁绿化,房屋四周种植,数量不多,成片林很少。

竹类,毛竹(俗称苗竹)资源本县北部和西北部较丰富,全县有毛竹23.5万亩, 年产毛竹200万根以上。其他竹类有篁竹、泥竹、筋竹、赤竹、丹水竹、紫竹、凤尾 竹、吊丝竹、苦竹、大叶竹、硬头黄、四方竹、大节竹、观音竹、勒竹、乌竹、马蹄 竹、绿竹、麻竹、甜竹、白眉竹、广南竹、梭竹等。

药用植物,1984~1985年对本县药材资源进行系统全面调查,共发现药材673种, 其中植物类565种。主要有:牡丹、巴戟〈近年来亦有人工培植〉、青蒿、首乌、白芷、 茅根、黄莲、菖蒲、葛根、刁竹、板蓝根、千斤拔、南星、柴胡、百步、百合、川芯 莲、车前草、麦冬、木贼、香附、独活、木通、淮山、花粉、桔梗、香茅、天冬、狗 脊、防杞、草决明、黑老虎、五加皮、紫苏、薄荷、天葵、灵仙、菊花、淡竹、金银 花、夏枯草、山枝子、薏仁、苍耳子、使君子、茴香、金英子、枸杞、花椒、黄柏、土 杜仲、艾、灯芯草、青蛇草、蛇舌草、田基黄、半边莲、鸡黄草、勾藤、半枫柯、地 胆、黄精、玉桂、七叶一枝花、十大功劳等。

花类,牡丹、海棠、一品红、夜来香、玻璃翠、菊花、五色枚、芙蓉、玫瑰花、 玻璃球、白兰花、百合花、迎春花、石榴、水仙、石竹、美人蕉、倒吊金钟、一串红、 鸡冠红、辣椒花、金橘、葵花、紫罗兰、白茄子花、吊兰、仙人球、丁香、桃柳、仙人 掌、三菱箭、龙舌、牵牛花、万年青、文竹、君子兰、麦冬、金钱、四季青、大红花、 日日红、水仙花、桂花、素馨、树兰、瑞香、蔷薇、木芙蓉、山茶(有白色、粉色、红 色〉、凤仙(手指甲花〉、铁树花、紫荆、木樨、玉簪、莲葵、紫薇、木槿、夹竹桃、避 火蕉、芍药、吉祥草、红杏、圣诞花、红绣球、玉绣球、勒杜鹃、睡莲、含笑、满天 星、吉庆果、百日红、九里香、姜花、九芽花、塔松、水仙枝(黄果〉、白蝉、铁树、 炮仗花、苏铁、太阳花、富贵竹、蝴蝶花、玉麒麟、罗汉松、鸡蛋花、偏柏等。

草类,县境内野草丛生,种类繁多,主要草类有几十种:纤毛鸭草、金茅、野古 草、芒箕、小芒、白茅等为建群草类。一些常见的野草有鸡荆草、棱草、苔草、树茅、 珍珠草、苍绳草等。毒草有山棉桃、白头翁、狼毒等。此外,还有许多野草在全县普遍 生长,计有:鹅不食草、红背菜、山豆花、马耳苋、兔丝子、车前草、五指草、蒲公 英、山菊花、芳草、山芝麻、野苋菜、黄花菜、苦菜、羊儿草等。

全县共有7万多亩野草,其中连片草场面积48 991亩,占山地面积的15.6%,可利 用面积40 172亩,占连片草场面积的82%,主要分布在西部各镇,其中较大的是马蹄 山草场,面积13 500亩,位于合水、青州、热水等镇交界处,其次是五花嶂草场,面积 9 187亩,位于大坝镇西北部。

第四节 矿产资源

至1995年,县内已查明的矿产有9类30多种,矿床、矿点、矿化点48处,优势 矿种有稀土矿、铁矿、铀矿、石灰岩、白云岩、沸石、膨润土及高岭土等。

铁矿主要位于大坝镇龙狮,称龙狮铁矿,赋存于花岗岩与变质砂岩的外接触带的 砂卡岩中。共4个矿段,藏量423万吨,平均品位38.22%。共生矿有铅、锌、铜及黄 铁矿等。目前无开采。除龙狮铁矿外,县内还有金星、红星、公和、金笔、曲潭、铜锣 嶂、笠麻嶂等铁矿出露,储量不清。

钴矿分布较广,在县内的风化淋积层中,都有发现,并有农民零星采挖。附城镇 马塘镇、均坑洞、大楼等地的钴矿呈结核状和脉状,产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残积层中,矿化范围达40平方公里,含矿率为3~5公斤/立方米。70年代,县冶炼厂曾大量收购 冶炼,现已停产。

铀矿,有矿点3处,其中上陵镇桃源铀矿的储量为中型矿床。县711厂,1978年 以来生产20多吨半成品上交国家,现已停产。还有浰源镇大坑及大坝镇合水等小型铀 矿点,尚未开采。

稀土,主要分布在长塘、下车、优胜、贝墩等镇,储量10万吨以上,品位:火山 岩型0.29%,花岗岩型0.15%,配分齐全。约占三分之二是轻稀土,其次为中、重稀 土。近年来在浰源、大坝、上陵、林寨、礼士等镇也有发现。

白云岩,位于浰源镇李曲管理区,含镁19.3%,质量好,应用广,储藏量大于 5 000万吨以上,有开发利用价值。

原煤,位于浰源镇李曲管理区,露出地层中石炭统和下石炭统测水段,藏量不多, 且分散,煤质差,发热量3 000至6 000千卡/公斤,目前只有当地群众少量开采。

硫铁矿,位于粮溪镇坪地管理区,矿区露出龙山系地层,矿化呈细粒状,浸染于岩 石裂隙和层面中,矿体长约40米,厚25米,平均含硫29.25%,储量3.8万吨,尚未 开采。

高岭土,位于大坝镇鹅塘、石井、石谷、半坑、高发等管区,产于燕山期花岗岩 中,为细粒花岗岩、石英斑岩、白岗岩风化而成,质量上乘,藏量110万吨以上。粮 溪、彭寨等镇也有高岭土发现。

石灰岩,浰源镇李曲管理区,彭寨镇彭中、公和、细中等管理区,林寨镇严村管理 区都有此矿,均为壶天群灰岩,其中李田岩石灰岩含镁低于3%,C级储量1100万吨, 是生产特种水泥上乘原料。全县储量在6 600万吨以上。

萤石,位于贝墩镇三多管理区和大坝镇的江西山及大门山,均为断裂构造的充填矿 体,储量不清。

水晶矿,主要产于浰源镇赤龙等管理区。存于燕山期花岗岩的伟晶岩中,零星分 散,质量上乘,压电水晶占1096左右,个别晶体达200公斤以上。1970年至今开采近 45吨。

膨润土、沸石、玻璃质熔结凝灰岩,位于上陵镇。矿区内膨润土、沸石、玻璃质熔 结凝灰岩工业矿体均产于上白垩统南雄群统下垩群的第二岩性段,矿体出露总长3 300 米,地表和浅中部为膨润土,至海拔280米左右膨润土即递变为沸石岩。已探明膨润土 储量约383万吨。沸石储量87.94万吨,玻璃质熔结凝灰岩储量4 431万吨,该区是个 大型非金属矿床,前景可观,尚待开发。

钾长石,位于大坝镇金星管理区和浰源镇赤龙管理区,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为伟 晶岩型,储量在41万吨以上,已开采钾长石3 150吨。矿点分散,规模不一,只有零星 开采。

第五节 地热资源

本县地热资源丰富,地面泉点有40余处,分布在贝墩、热水、东水、公白、长塘、 彭寨和大坝等四面八方,而且终年不息,从不枯竭。

较大的温泉有十一处:

贝墩温泉,在贝墩街背。巨石突出如墩如鼓,石顶有二泉:一温(83℃)一冷。 泉旁有男女浴池各1座。

贝墩温泉(有插图,P84)

朱屋温泉,位于贝墩街北,水温85℃,建有方形水井,井边铺设条石,可供宰杀 禽畜之用,另有温水流入浴池。

瓮口温泉,地处贝墩镇瓮口村,附近有泉眼5处,温度分别在70℃~92℃:,建有 男浴池1座。

枚子塘温泉,位于贝墩镇石人岭背,水温34℃,筑有10平方米的石池。

热水坑温泉,泉眼二个,一个在水田中间,一个在河边,水温分别为76℃和 53.8℃。泉边各有浴池1座。

滚水河温泉,位于彭寨镇墩史河床右侧长100米、宽3~4米范围内,温度43℃:左右,冷热渗杂,自然调温,为理想的露天浴场。

南湖温泉,在热水镇南湖村浰江岸,温度81.5℃,泉水从石缝中涌出,流人浰江。 

长热温泉,在东水镇长热村,水温45℃~54℃:之间。共有3泉:一泉在两头塘口 石桥边,一在溪边,一在水田中间。

汤子温泉,在公白镇新聚村双坑河中,温度72℃,流量0.01立方米每秒。

暖水温泉,在长塘镇暖水村,泉水流入池塘,微温,可放养鱼虾等水中动物。

汤湖温泉(旧称漆水温泉),在大坝镇汤湖村,水温70℃,水量较大。建有温泉宾馆1间和大小浴室多所。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水灾

清顺治十七年(1660)五月,大雨。农田淹没无数。

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疾风猛雨,树多折,地下震响,水涨数丈,山崩裂。

康熙十七年(1678〉六月,大雨成灾。

乾隆三十四年(1769)四月,大雨,一片汪洋。

道光十三年(1833)六月初十日,暴雨。金带街水浸9尺,店铺倒塌无数。

咸丰五年(1855)十月,大雨飓风,学宫(大成殿)栋梁及县署门匾俱折,民房坍 塌无数。

同治七年(1868)八月二十三日大雨,县城水浸至县衙前石阶下,天后宫〈今法院 处)门楣。

光绪十年(1884)六月六日,浰江河水上涨二丈余,农田淹没无数。

光绪十五年(1889)春季霪雨为灾,县城东门以上城墙崩颓十余丈。

民国3年(1914)7月13日夜子时大雨,山洪暴发,县城金带街水浸七尺,淹死4 人,各处田园屋舍倒塌甚多。

民国11年〔1922)6月19日大雨,县城、下车水涨一、二丈,损坏田园庐舍甚
多。

民国13年(1924) 9月13日下午,山洪暴发,冲坏田园颇多。

民国15年(1926) 4月大水,全县有3.4万余亩稻田受淹五昼夜,尤以东水为甚。 

民国24年(1935) 4月7~9日连续三天大雨,死3人;5月7日洪水复发,为80年来所未见。

民国25年(1936)5月16日(农历闰三月二十六日)贝墩大雨,冲溃田舍甚多。

民国26年(1937)7月12日下午大雨,东水灾情惨重。

民国29年(1940)2月下旬连日大雨,热水等地冲走木材1 000多立方米,民房、桥梁、稻田冲溃甚多。

民国32年(1943) 4月22日大雨。

民国34年(1945)7月初连日大雨,4 000余亩稻田受灾,损失稻谷4 400多担,塌房两千多间,死2人。

民国35年(1946)6月中旬连续4天大雨,东水、林寨、古寨、彭寨等地,受浸 稻田近万亩,其中重灾4 000余亩,塌房1 753间。

1952年5月31日至6月1日大雨,受淹稻田面积1.8万多亩,林寨塌房405间, 减产2.8万多担。

1953年6月16~18日连续暴雨,受淹稻田6 745亩,其中1 170亩冲成沙滩;冲溃 堤围1 547米,陂头1 539座,水圳623米,桥梁134座,民房885间;淹死9人。下车、 贝墩、古寨、彭寨、林寨、东水受害最惨。

1954年6月19~24日连降暴雨,淹没稻田18 400多亩,损失稻谷22 420多担。

1955年5月30日至6月1日大雨,古寨镇水西、彭寨镇马塘水涨2~3米,受浸稻 田2 500多亩;7月22~29日连续降雨,受灾稻田1.08万多亩,失收稻谷1.61万多担。

1956年6月1日水灾,4万多亩稻田受浸达6天之久,损失稻谷43 540担。

1957年5月7~14日连降大雨。东水、林寨、彭寨、古寨、贝墩,受灾稻田2.18 万多亩,其中1123亩成为沙滩,损失稻谷2万多担。决堤161处,冲溃陂头265座、 山塘12座、桥梁63座、民房803间,死9人,重伤5人。

1959年5月10~18日大雨,受灾稻田4.34万亩,损失稻谷3.3万多担。

1960年5月霪雨半月不止。受浸稻田5.14万亩,冲溃陂头400多座,塌房91间, 损失稻谷万多担。

1961年8月25~27日大雨。粮溪乌泥坑水文站实测1 380立方米每秒,东水洪水位 超过警戒水位10米,冲垮民房1 679间、陂头400余座、山塘40座,冲走民船17艘, 受浸稻田1.8万多亩,损失稻谷5 900多担。

1964年6月14日、15日特大暴雨,百年未见。其中6月15日县城降雨量高达 287.8毫米。全县各地普遍受灾,共计浸塌店铺、民房、课室27 522间;淹死49人 (其中:林寨15人、大坝12人、贝墩11人、古寨7人、下车2人、安坳1人、附城1 人〉,伤300余人;冲溃河堤22公里,桥梁84座,淹没稻田9.857万亩;直接经济损 失3 000多万元。特别是林寨、东水被淹大半,沿河堤围全部冲垮,上万人露宿山头, 被困3天。

1966年6月,阴雨连绵,21~22日暴雨成灾,两天降雨量254毫米。浰江与东江 汇合处洪水位10米,东水街受浸七个昼夜。全县受灾稻田2.835万亩,其中4 420亩失 收,损失稻谷5.86多万担,浸塌房屋1 360间,冲溃河堤5 510米,冲坏山塘、水库47
座。

1968年6月30日大雨,古寨、彭寨、林寨、东水为甚,受灾稻田1.5万亩,损失 稻谷2万多担。

1971年6月19~20日大暴雨。上陵、大坝、长塘、下车、优胜等地,在20日上 午2个小时内降雨300毫米,受灾稻田3万余亩,损失稻谷4万多担。

1972年7月30日暴雨,降雨量109.7毫米,受灾农田2万多亩,损失稻谷2.4万 多担。

1973年5月10~11日、7月30~31日两次大雨,受灾农田2万余亩,损失稻谷2 万多担。

1974年6月26日大暴雨,县城降雨量167.8毫米,彭寨降雨量112.5毫米,全县 受灾稻田3万多亩,减产3万余担。

1975年8月12日水灾。东水、礼士、公白等公社降雨量近300毫米,林寨、彭寨等公社为120毫米;东水街深2.3米;东水新坪一农户因山崩塌屋压死2人。

1976年春,低温阴雨,秋末特大霜冰,全县比上年减产稻谷24.46万担。

1978年6月1日暴雨,降雨量141.3毫米,7月16日晚6时至夜间12时降雨量 139.1毫米;7月30日降雨量104.4毫米。3次水灾共冲溃陂头、山塘、水库河堤甚 多,受灾稻田3万多亩,减收稻谷2.5万多担。

1980年4月22日暴雨,降雨量110.0毫米,受灾稻田万余亩,秧苗、花生、黄豆 等农作物受损严重。

1981年6月11日下午5时至9时暴雨。东水、礼士、林寨等公社降雨量均达 170.0毫米,淹稻田4万余亩,损失稻谷近3万担;9月底至10月初连日暴雨,晚造全 部倒伏,损失稻谷11万担。

198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连降3次暴雨。有16个公社受灾稻田6万多亩,其中 冲成河滩的有2.6万亩,冲溃河堤15公里,陂头188座,民房46间,淹死1人,重伤 3人。

1983年5月20日暴雨。彭寨、粮溪、合水、林寨、礼士、东水、附城、下车、古 寨、安坳等10个公社平均降雨量达138.2毫米。暴雨中心的彭寨、粮溪、合水等公社 的洪水位均超过1964年,冲溃民房1 300多间,受灾稻田3万余亩;7月26日下午5时 至9时大暴雨,全县平均降雨量达159毫米。冲垮河堤3.46万米、房屋2 774间、桥梁 393座、水库10座、山塘192座、陂圳1 030宗(其中灌溉500亩以上的10宗〉,冲断 高压线路87公里,受灾稻田8.3万亩〈其中冲成河滩1.2万亩,全部无收的1.5万 亩重灾区林寨决堤1.5公里,有35个村庄7 000余人被洪水围困数天。杨峒崩山, 有166户萆房840间,其中5户20人被压死。东水公社塌房5 681间,中心乡殷仕炎一 家8人,被压死4人。礼士公社双楼、对面屋、高简片、下简屋等4个村庄102户,塌 房518间,98户无家可归。

1984年夏秋,3次大雨。8个区受灾,决堤326处,冲垮堤围15160米,受灾面积 2.1万亩,损失稻谷2.1万担,旱地作物受灾890亩(其中无收的100亩〉,冲溃民房 32间、学校课室12间、陂头81座、山塘2座。

1989年5月1日16时40分至2日8时许,大暴雨,降雨量为153毫米。全县13 个镇16个管理区受灾人口 23万人,受灾农田5.26万亩,倒塌民房216间,损坏公路 8.5公里,断倒高压电线杆10根,低压电线杆18根,损坏24马力机动船1艘,汽帆 船1艘,冲垮山塘5座,损坏乡道247处,决堤221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

1989年5月16日暴雨,降雨量222.6毫米。全县20个镇191个管理区受灾人口 26.7万人,死7人,伤24人,死亡耕牛6条,猪24头,塌房1 147间,损坏民房9 311 间,受灾农作物7万多亩。

第二节 旱灾

清嘉靖四年〈1525〉四月大旱,米价暴涨,民采蕨代粮。

嘉靖八至九年大旱(1529~1530),连年米贵。

光绪三十四年(1908)春大旱,赤地重重,井水尽涸。四月初一大雨,始得播种。 

民国32年〈1943〉春大旱。

民国35年〈1946)春、夏大旱,农历四月初八才下雨,始播种。

1953年秋,70天连续不雨,受旱作物6.5万亩,其中失收5 300亩,减产稻谷2.46
万多担。

1954年春,连续70余天无雨,受旱面积5.5万亩,其中5 000亩颗粒无收,减产2
万多担。

1955年春、秋大旱。全年受灾面积8.75万亩,失收稻谷1.67万多担。

1956年春夏大旱,全县2.62万多亩无水播种;8月复旱,受灾4万多亩,失收严重。 1957年春旱,受旱面积2.8万亩,失收稻谷2万多担。

1958年10月26日起连续50多天无雨,受旱面积3.8万多亩,其中2 000亩无收,
减产稻谷3万多担。

1960年春夏大旱。全县受旱面积4.9万多亩,其中9 800亩无收,减产稻谷4.41万
多担。

1962年春旱。受旱面积4.5万亩,其中3 000亩无收,减产稻谷5 900多担。

1963年特大旱灾。从1962年冬至1963年8月,未下透雨,小溪断流,水库干涸, 百年不遇。早稻受灾2.5万亩,晚稻受灾8.58万亩。全年减产稻谷24.9万多担。

1965年秋大旱。受旱面积9.35万亩,其中失收1.8万亩,减产稻谷4.5万多担。 

1966年秋大旱。全县有83条溪水断流,107座水库干涸,受旱面积6万多亩,减 产稻谷9万多担。

1969年秋,持续75天不雨,水稻受旱5.87万亩,损失稻谷3万多担。

1971年秋旱。全县受旱面积6.67万亩,减产稻谷2.8万多担。

1972年春大旱。全县稻田7万多亩无法播种。

1974年秋旱。受灾稻田3.83万亩。

1977年春夏大旱。受旱稻田13万亩,损失稻谷7万余担。

1979年秋旱。受旱稻田6.5万亩。

1984年夏秋大旱。早造受旱面积7.19万亩,其中重灾7 000多亩,晚造有3.5万多 亩推迟播种,全年损失严重。

1986年8月至9月旱灾严重,水稻受旱10万亩,其中无收4.5万亩,损失稻谷7
万多担。

1991年春夏大旱。全县大部分溪涧断流,少数乡村人畜饮水也难于解决,紧急关 头,53262部队前来人工降雨,旱情遂告缓解。

第三节 虫灾

民国16年(1927)早稻,浮尘子、螟虫为害。

民国22年〈1933〉早造虫灾,失收甚多。

民国29年(1940)早稻虫灾,收成大减。

民国34年〈1945)早造虫灾,禾苗枯槁,白穗满田。

1951年5月铁甲虫成灾,受灾面积2 100多亩。

1954年早造稻飞虱成灾,受灾稻田6万多亩,其中重灾2.7万亩,损失稻谷2 250 多担。

1955年晚造卷叶虫害,受灾面积3万多亩,损失稻谷1.5万多担。

1958年晚造粘虫成灾,全县受灾面积8万多亩,损失2 000多担稻谷。

1959年10月螟虫害,受灾稻田达6万多亩,其中重灾4万多亩,每亩白穗4万至 5万条,损失稻谷2万多担。

1963年6月,螟虫害,受灾稻田8万亩,损失稻谷3万多担。

1964年10月发生稻苞虫,受灾稻田11万亩,损失稻谷3万多担。

1968年5月,松毛虫成灾。全县松林受灾面积2.85万亩,东水、礼士、公白等7 个公社20个大队,成片松树被咬死,林业厅派飞机药杀,害虫始没。

1971年6月上旬至7月下旬稻叶蝉成灾,全县受灾稻田10万多亩,损失稻谷5万 多担。

1974年晚造发生稻纵卷、稻苞虫,全县受灾稻田10万亩,减产稻谷3万多担。

1977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稻叶蝉成灾,全县受灾稻田8万多亩,减产稻谷4 万余担。薯瘟面积达8004至9096。

1979年10月粘虫成灾,受灾稻田近10万亩,损失稻谷14.3万多担。

1981年6月,发生稻颈瘟。受灾8万亩,其中“台山糯”瘟病最甚,损失稻谷10 万多担。

1983年6月底至7月初稻飞虱成灾,全县受灾面积13万亩,损失稻谷10万多担。

第四节 风灾

1967年9月16日受寒露风影响,全县受灾稻田10万亩,损失稻谷6 500多担。

1975年10月,大风伴霜冻,晚造全倒伏,减产稻谷9万多担。

1978年9月22日寒露风袭击,全县受灾稻田8万亩,减产稻谷20万多担。

1980年7月26日大风,农作物多数倒伏,电线杆多折,吹翻瓦面甚多。

1983年5月11日下午3时30分彭寨、古寨、安坳、合水、粮溪、附城等地遭9级 以上龙卷风伴暴雨冰雹袭击,长达半个小时。倒塌房屋275间,损坏瓦面1.657万间, 死亡3人,重伤13人,21所学校无法上课。粮溪枚埔小学课室的栋梁被大风卷至半 空,落在离课室100多米以外的地方。

1984年9月中旬,寒露风袭击,晚造受灾达10万亩,损失稻谷4万多担。

第五节 霜雪冰雹

嘉靖二十九年(1550)三月,大冰雹,坠杀牛羊甚多。

民国31年〈1942)2月12、13连日大雪。平地积雪,厚达4至5寸,竹木折断甚
多。

民国36年〈1947)1月中旬大雪。平地积雪3至4寸,20余天始融化,竹、木压 断甚多。

1950年冬普降大雪。高山积雪数尺深,20余天始融化,竹、木压断甚多。

1957年冬大雪。平地积雪近10厘米,竹、木压断甚多,春小麦失收。

1965年冬大雪。山上积雪数尺深,竹、木遭灾严重。

1970年3月霜冻。日平均气温,上旬9.5℃,中旬10.2℃,下旬12.7℃:,早造秧 苗严重受损,损失谷种3 000多担。

1974年3月霜冻。平均日温13.3℃,其中上旬15.5℃,中旬11.0℃,下旬10.0℃ 至14.6℃。春播推迟。

1975年12月中旬大雪。高山积雪数尺,县城交通中断3天,冻死耕牛甚多,小麦 失收。

1976年3月霜冻。平均日温14.2℃:,其中上旬8.7℃,下旬12.7℃,农民采用蒸 气育秧,4月上旬才播种完毕,春作物失收。

同年9月下旬至10月,受寒露风、霜冻、冰雹袭击,禾苗成片枯黄,受灾稻田达 19万多亩,加上早造倒春寒,全年减产稻谷24.46万多担。

同年12月上旬大雪。气温降至零下4℃至5℃:,山地积雪数尺,冻死耕牛甚多,小 麦失收。

1979年冬大雪。平地积雪数日,冻死耕牛甚多。

1983年3月霜冻。平均日温13.5℃,其中上旬12.2℃:,中旬12.7℃,下旬 14.9℃,气温极限7.8℃,春播推迟10来天。

第六节 雷电低温阴雨

1961年3月,低温阴雨。平均日温13.7℃,超过了极限,秧苗冻死甚多。

1962年3月,低温阴雨。平均日温13.9℃:,其中上旬13.8℃:,下旬12.7℃,多数 秧苗冻死,春作物失收。

1965年3月,低温阴雨。平均日温14.7℃,其中上旬10.6℃,中旬14.0℃,下旬 15.1℃,春播、春种影响甚大。

1966年3月,低温阴雨。平均日温13.1℃:,超过了极限,多数秧苗冻死,粮食大 减产。

1971年3月,低温阴雨。平均日温上旬12.1℃:,中旬13.3℃,下旬14.0℃:,早造播种育秧受严重影响。

1978年6月雷电,附城丰道乌石头1农民遭雷击致死。

1981年7月雷电,热水峰山咀叶屋遭雷击,死1人,伤2人。

1980年3月至4月低温阴雨。3月1日至15日温度为11.5℃至14.6℃,多为阴雨 天气,3月16日至4月底,气温有所回升。

1983年4月雷电,热水横坑新屋塘1人被雷击致死。

1984年5月,附城丰道雷雨交加,樟树潭2人被雷击致死。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5-3 06:42 , Processed in 0.0164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