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和平社区 返回首页

东山三的个人空间 https://hyhp.net/?2210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第六编 农业

已有 255 次阅读2013-3-10 11:51 |个人分类:98年和平县志文字版| 农业生产, 新中国成立, 水产业, 种植业

广义农业含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林业另列编章,本编只记述种植业和畜牧水产业。

本县经济向以农业为主,1949年农业总产值1 224万元〈1952年不变价,含林业产值,下 同),工业产值仅1万元,直至1957年,农业总产值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76%。随着二、 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比重逐年下降,1995年,农业总产值3.3411亿元〔1990年不变价计, 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5.6859亿元的58.8%,占社会总产值7.8828亿元的42.38%。

本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次是林业、牧业、副业、渔业。1953年各业分别占农 业总产值的60.94%、15.11%、13.96%、9.76%、0.2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副 业收入上升较快,副业收入超过了牧业、林业。1995年,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 渔业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 41.40%、11.67%、20.64%、24.69%、1.60%。

新中国成立以后,本县在经济工作中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46年 来,本县农业经历了波浪式发展的曲折历程。50年代初,实行了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 力,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 363万元,比1949年增长9396。后因 实行一系列“左”的错误政策,加上自然灾害,农业连年减产,1960年,农业总产值比 1957年下降48%。后经国民经济调整,农业生产逐渐恢复,至1966年农业总产值发展到 3 020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处于时起时落、缓慢发展状态,农业总产值在3 000 万元至4 000万元之间徘徊,至1975年农业总产值才达到4 354万元。1978年冬开始,农 村陆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进人蓬勃 发展阶段,199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3411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78年增长152% ; 粮食总产12.95万吨,比1949年增长11.9倍。

第一章 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 

第一节 土地制度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本县1952年2月土地改革前,土地属封建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土地买卖结果,使大量土地为地主阶级和公尝(俗称死地主〉所占有。据1953年初统计,土地 改革前全县地主富农及公尝占有全县53.4%的耕地(其中地主、富农占15.85%,公尝占37.55%);占农业人口 93.5%的雇农、贫农、中农,只占有46.6%的耕地。少地、 无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主要有如下4种:

地租,这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地租(谷)分定租、分租,定租居多。定 租以水田等级确定交租数量,上等田每亩2.5~3石(1石为100市斤〉,中等田2~2.5 石,下等田1~2石。分租,按当年收成的比例分成,一般为佃四业六,也有佃业各半。 不少农民因歉收,交租后无米下锅。“割脱禾头无米煮”、“一富穷三村”是当时农村的 真实写照。清末民初曾有以劳役、货币抵地租的。

高利贷,地主趁农民断坎或生病、死人之危,借粮、借钱给农民,进行高利贷剥 削。借粮一般冬借夏还,春借秋还,利息低的借一石还石二,多的借一石还石五,最高 的借一石还二石;借钱,按月计息,月息低的2分(即20%。下类推),多的3分,高 达5分。借粮、借钱到期未还,则利上加利,即本息合计本金续借,按原利率计利,俗 称利滚利。

买青苗,地主乘水稻青黄不接、农民断炊之机,以相当于稻田产量四至六成的价 格,用粮或钱将农民的青苗买下,俟其成熟后,据为己有;或以青苗作抵押品,放出高 利贷。短短一、两个月,就剥削了农民六至四成的劳动成果。

开当铺,全县各街镇都有地主、资本家开设的当铺。穷人把土地、山场、房屋或贵 重物件以二至五成的价值典押给“当铺”换钱、换粮解困。典期双方商定,期满不赎 回,即断当。清朝中叶至民国期间全县共有当铺24间。林寨大地主陈襄廷一家开了 2 间当铺。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新中国成立 后,1950年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受剥削的程度。

二、土地改革

1951年6月本县成立“和平县土地改革委员会”(简称土委会),抽调干部360多 人,组成土地改革工作队,经培训后分别到附城区各乡,并以三民乡均坑、珊坪行政村 为试点。11月10~19日,县第五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县土委会《关 于土改试点工作总结和今后工作部署的报告》。会后全县各区各选一、二个点先行一步, 后全面铺开。本县土改按照中央“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 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改总路线、总政策,计划分4个步骤进 行:一是宣传发动,组织阶级队伍。召开各种会议,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法》和《广东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等,明确土改的目的、意义和基本做法。同时进行 访贫问苦,扎根串连,组织诉苦,工作队与贫雇农“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培 养土改积极分子,整顿基层组织,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清匪反霸、退租退押”运动(俗称“八字运动”),斗争恶霸和不法地主,镇压反革命。二是划分阶级成份。在进行 人口、土地、劳动、财产等调查登记基础上,按照政务院颁布的《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 份的决定》,依据新中国成立前3年土地占有、劳动或剥削为标准,采取自报、评议、 “三榜定案”的方法,划定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地主、小土地出租者、工商业兼 地主、地主兼工商业等家庭成份。三是没收征收,分配土改果实。没收地主的土地、山 林、房屋、大农具和祖尝、寺庙的土地、山林等封建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房 屋。对没收征收的房屋、粮食、耕牛、农具、家具等,按等级搭配优先分给贫苦农民, 特别照顾雇农。土地则按人口统一分配:以村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 量及其位置远近,合理搭配,抽补调整;对地主也分给一份土地,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 劳动者。四是土改复查。至1952年6月,本县根据省委部署仅开展了第一步工作,还 没有转入第二步。据当月不完全统计,全县有6.1278万人参加农民协会,斗争恶霸和 不法分子434人,退租退押稻谷98.09万公斤,受益农户1.4151万户、5.5819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39.2%。

1952年8月5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粤北区党委根据中央对广东土改“进度太 慢”、“过分强调特殊照顾”的批评,集中连(平)和(平)两县土改队于忠信整队,改 组了县土委会领导,当时本县7个区被撤换了6个区委书记,被处分、开除、法办了 30多名干部〈多为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干部),自后140多名大军和南下干 部参与本县土改工作〈大多数担任领导工作〉,并对土改重新作了部署:1952年9月6 日开始,在大坝区水背、超田和附城区老坝3个点(含9个小乡)重新开展试点工作, 分5个阶段进行:“八字运动”补课,划分阶级成份,没收征收,分配土地、财产,总 结验收与发证。试点结束后,于12月7日铺开第一批56个乡及阳明镇,至1953年1 月底结束;2月1日铺开第二批62个乡,至4月10日结束。接着,进行土改复查,审 核纠正错划的阶级成份,调整不合理分配的果实,整顿、健全组织等,并依法确定土 地、房屋所有权,向农民颁发了《土地、房屋所有证》,至7月结束。

和平县土改复査前后各阶级户数、人口情况表(插图表,表6-1,P154)

本县土改共没收征收土地90 587亩,房屋22 797间,粮食8.2888万公斤,耕牛2 396头,主要农具8 489件,分配给贫农、雇农和其他阶层劳动者。从此,彻底废除了 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解除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锻炼、培养了大批干部,建立和健全 了县、区、乡农民协会及基层政权,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农民实现了 “耕者有其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本县1952年8月后的土改,弊端不少,忠信土改整队,推动了土改进度无容置疑, 但把地方干部的政治经历、社会关系复杂看得过重,加以错误打击,造成了严重的消极 影响。1986年10月,党中央在叶剑英同志的悼词中明确肯定他当年根据中央方针、政 策,结合广东实际制订的(土改)一系列政策是正确的,问题才有了结论。

和平县新塘等38个乡土改前后各阶级人均占有耕地情况表(插图表,表6-2,P155)

第二节 所有制与经营体制变革

土改结束后,农村经历了互助组一合作化一人民公社化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变革历程。

一、互助组

土改后,土地仍是私有制。农民的经济基础薄弱,困难还较多。有些农民由于缺乏 劳力、畜力和农具,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出现了出卖土地现象。县委、县政府根据中 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发动农民群众以自愿为原则组织互助 组。到1954年底,在全县农村建立起各种形式的互助组7 243个,其中常年互助组1 526个,临时互助组5 717个。常年互助组,全年农事活动由组统一安排,出勤实行记 工、换工或牛力抵工,年终按议定日值结算兑现。临时互助组,只是农忙季节由互助组 调配劳动力。互助组内各户的生产资料仍为个人所有,各户的农田收获均归自己。

二、合作社

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方针指引下,本县于1953年冬在第一区雅水乡办起第 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共和农业社,入社农户24户,均是贫农、下中农。1954年 春夏之间,又试办了星星、丰道、狮子、建新(一区〉、星光(三区〉、宏星(四区〉、 五星(五区)、黎明(六区)、七星(七区〕等9个初级社。同年10月全面铺开,至1955年冬,全县建起初级社1 147个(含林业社16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0%,实 现了半社会主义合作化。初级社设管理委员会,拥有一部分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社员 的土地除统一规定留少量自留地外,其余评产入股,保留私有权。耕牛、大农具(犁、 耙等)作价入股,小农具出工时自带。生产统一经营,劳力统一调配。社员出工评工记 分。收入按入社股份和出工工分,四、六比例分配,故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冬,在第一区丰道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9月,县召开区、乡、 社三级干部会议,动员转社、并社。至当年底,全县办起合作社321个,入社农户4.8 万多户,占总农户的96.2%。其中高级社255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85.3%。其余 66个初级社于次年夏收前转为高级社。至此,全县基本实现了全社会主义合作化,完 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级社是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 集体所有制。取消土地分红,实行按劳分配。社成立管理委员会,设正副主任等人员, 下设队、组,采取“三包一奖四固定”〈包工、包产、包成本,固定耕地、耕牛、农具、 劳力和超产奖励)的办法进行经营管理。社员劳动或按劳力等级记工,或按件记工,按 劳动工分分红,故称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4~1955年冬互助组和初级社阶段,由于发展比较平稳,较好地调配了农户之 间劳力、畜力、农具的余缺,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1956年亩产和总产分别比1950年 增长28%和34%。但是1956年秋从上到下反右倾、批判“小脚女人”,盲目冒进,仅 仅半年多时同,就将全县的初级社匆忙转向高级社,工作粗糙,群众思想认识和经营管 理都跟不上,出现分配平均主义、财务管理混乱、超支应得不兑现等严重弊端,1957 年夏收后曾一度出现分社退社风波,全县闹退社的有52个社,闹分社的有34个社,造 成农业减产,当年粮食亩产、总产分别比1956年减8.9%和 8.3%。当年秋县派出整社 工作队,对全县合作社分期分批进行了整顿。

三、人民公社

1958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精神,撤销 区、乡建置,全县成立东山、浰东、九连、四联、浰江等5个人民公社,实现了人民公 社化。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设立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区、生产大队、生产队, 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生产由公社统一安排,劳力统一调动,产品全由公社支配,强 调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实行“大兵团作战”。一度强制推行供给制, 队队办公共食堂。同时,浮夸虚报成风,全民炼钢铁,搞“亩产万斤”试验。这种“一 平二调”的共产风,实质是剥夺了农民的经营、收益分配权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 极性,加上严重自然灾害,致使1958年粮食亩产和总产分别比1957年减少22.8%和 26.5%。农村人月平口粮一度只有10公斤左右,社员以糠菜代粮,体质下降,水肿病 大量发生,非正常死亡情况严重。1961年3月6日,县委县政府给韶关行署写的《关 于我县疾病及社会困难户情况的报告》中道:“疾病方面,2月下旬统计,疾病人数1.7717万人,其中水肿病1 428人,干瘦病2 987人,妇女子宫下垂3 803人,闭经病5 973人,其他病3 526人。以公社集中医疗病人7 649人。组织医疗队14个,医务人员 75人,每天送药上门给非集中医疗的病人”。“死亡人数,全县1月份568人,占总人 口的0.2%,2月份至10日统计195人,中、下旬未报。” 1959年全县人口比上年减少 3 128 人。

1960年冬,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政策“十二条”,开展整风整社,纠正 “一平二调”共产风,取消公共食堂,赔退平调的钱物〈具体数目无史料可査〉,调整公 社规模。接着1961年3月始逐级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 把5个公社划分为18个公社,并落实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生产队为基 本核算单位体制,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允许农民个人开荒种植,开放农贸市 场。生产队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社员劳动采取定额管理、按件记工的工分制,较好 地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并因地制宜贯彻农业“八字宪法”, 推广先进技术,使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65年,水稻亩产、总产均比历史最 高水平的1956年增长24%和9.8%。

此后,在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狠抓“阶级斗争”,批“三自一 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强调“以粮为纲”,“割资本主义尾 巴”(即禁止和限制农民经营自留地、饲养禽畜、搞家庭副业)。同时,推行“政治评 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处于徘徊不前状态,粮食总产10年仅增加
2 386吨,年均增加238.6吨。实践使广大农民逐渐认识到“政社合一”、“一大二公” 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乃至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83年撤销人民公 社,恢复区、乡建置。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县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中央拉、群众推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和完善的。整个 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冬至1980年春,为部分农民自发分田到 户阶段。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部分农民冲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体制 的束缚,将水田按人口平分到户,农户包上缴公购粮任务。当时的县领导错误地认为这 是“分田单干”、“走回头路”,于1979年10月派出大批工作队下乡“刹单干风”,但刹 到年底不见成效,“分田到户”的生产队反而越来越多;第二阶段,1980年春至1981 年春,为有领导有组织的实施阶段。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 任制的几个问题》的传达贯彻,县委、县政府领导认识到这是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场伟大 变革,从而主动地去领导这场变革的实现。1980年春,在合水公社丰岭大队搞试点, 接着在县委党校举办大队以上干部培训班,学习贯彻上述文件精神,介绍丰岭试点经 验。此后派出1 300余名工作队(含公社干部)下乡,全县分两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至1981年春耕前,全县5 066个生产队实行了 “包干到户”〈即分田到户,农户 包各项上缴任务〉,占5 075个生产队总数的99.8%,其余9个生产队包产到组。有3489个生产队划分了自留山并发了证,占生产队总数的68.7%;落实责任山的有2 941 个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58%;第三阶段,1981年冬至1992年,为巩固完善阶段。 在前两年的实施阶段中,由于时间仓促,缺乏经验,工作比较粗糙,群众思想工作不过 细,部分生产队出现了要回“土改田”、“祖宗山”、“人社牛”的现象;有些农民把责任 田看成了 “私有田”,在责任田上建房,有的出租甚至出卖责任田;部分生产队国家征 派购任务不落实,完成实绩差;有相当一部分生产队债权债务不落实,集体资产和集体 林茶场的山林、茶山被乱占、乱拿;部分队“五保户”和军烈属生活照顾无人管,生产 队干部报酬无法兑现,无人当队长等问题。1981年12月,县委农村部制定了《关于进 一步完善和提高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意见》,县委、县政府于1982年、1983年先后 派出了工作队下乡着重解决上述问题,维护土地公有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户三 者关系,发展集体经济。1991~1992年,又分3批在全县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结合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农村以原生产队或自然村为基础成立经济合 作社,管理区成立经济合作联社,乡镇成立经济合作总社,农户与经济合作社订立承包 经营合同,明确了责、权、利,进一步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与合作社统一服务相结合 的双层经营体制。1991年底统计,全县成立经济合作社3 207个,承包经营农户79 042 户,承包经营土地22.88万多亩。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 高了农业生产率,1995年水稻亩产和总产分别比1978年增长85%和87%。同时,使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二、三产业逐步发展,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大量涌 现。至1995年,各个行业的专业户近3 000户,其中种植水果10亩以上的有96户,经 营山林50亩以上的有287户,养鱼20亩以上的有30户,养猪30头以上的有150多 户,养鸡500只以上的有250多户,从事运输、加工、建筑、商业的近2 000户。

第二章 农业生产

传统习惯把农村种植业称作农业。本章“农业生产”记述本县种植业。

第一节 耕地和劳动力

一、耕地面积

本县山多耕地少,全县总面积2 310.5平方公里(346.6万亩),耕地面积1949年 为24.5万亩,占全县面积的7%,其中水田20.29万亩,旱地4.21万亩,农业人口人 均耕地1.562亩。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积极开荒造田,到1956年耕地 面积扩大到28.39万亩,其中水田22.42万亩,旱地5.97万亩,为新中国成立后本县 耕地面积的髙峰。此后,城乡住宅、水利、公路建设每年占用耕地近200亩,至1995年,全县耕地面积减至22.57万亩,其中水田19.38万亩、旱地3.19万亩,加上人口 增长,农业人口人均耕地只有0.56亩,只及1949年人均耕地的1/3。

和平县几个年份耕地面积情况表(插图表,表6-3,P159)

二、劳动力

本县农业劳动力是比较充裕的,1950年,有8.04万人,与农业人口的比例为 1:2.05,劳动力人均负担耕地面积3.23亩。后来随着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劳 平负担耕地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1985年,减至劳平1.53亩。1986年后,随着农村劳 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外出务工增多,劳平负责耕地面积又有所回升,1995年, 劳平1.78亩。改革开放前,劳力不准外流,把全部农业劳动力都禁锢在一亩几分耕地 上,劳动生产率低下,1978年人平集体分配才40元〈当年价)。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后,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部分外出务工,部分转向二、三产 业。1995年,农村总劳力18.3万人,从事农业生产的12.65万多人,占总劳力的 690名;外出打工3.71万多人,占20%;从事第二产业5 800多人,占3%;从事第三产 业1.36万多人,占8%。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在农闲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兼营二、 三产业或外出务工。

和平县几个年份农业劳动力情况表(插图表,表6-4,P160)

本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素质比较低下。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县大 专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0.15%,高中文化程度占4.91%,初中文化程度占15.76%, 小学文化程度占42.77%,文盲半文盲占14.29%。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比总人口的文 化程度还要低。按1995年对农村60户抽查的文化状况数据框算,农村成年人中,小学 文化程度占41%左右,初中文化程度占47%左右,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占10%左右, 大专文化程度占2%左右。且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多是青年、中年劳动力,青年劳力多 外出打工,中年劳动力相当一部分转向经营第二、三产业,从事农村耕作的劳动力文化 科技素质低下的比例就更大些,给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带来较大困难。

1995年和平县抽査农村60户文化程度情况表(插图表,表6-5,P160)

第二节 农作物

一、粮食作物

粮食生产是本县种植业的主产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番薯次之。民国38年 (1949),水稻、番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的83.28%、 89.18%和13.79%、10.38%。1995年水稻、番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产量的90.15%、95.15%和5.59%、2.27%。其他粮食作物有麦类、玉米、高粱、 木薯、蚕豆、豌豆、粟等。

(一)水稻

1. 品种。

新中国成立前夕,主要品种早造有八十日早、早白、百日早、柯树早、江西早、迟 赤等10多个品种,中造有八月白、八月粘、火粘,晚造有黄粘、八十天、九十天、冬 白、冬赤、大炮粘、霜降早等10个品种,优质稻品种有丝苗、齐眉。新中国成立后, 农科部门先后引进、繁育和推广150多个品种,对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起了重大作 用。至90年代,早晚造水稻品种基本相同,主要有珍桂矮、七山粘、粳籼89、七桂 早、三二矮、汕优36辐、汕优77、汕优晚三、汕优46、汕优桂99、博优49、博优 102、博优210等。优质稻有万家香、长丝粘、澳青粘等。

优质稻基地(彭寨镇)(有插图,P161)

1. 面积和产量。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了生产力,水稻产量一直非常低下。民国 24年〔1935〉,水稻播种面积38.1万亩,总产4.58万吨,亩产120.4公斤;民国38 年,水稻面积38.3万亩,总产4.15万吨,亩产108公斤。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力推 广水稻良种和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改革,产量得到较快提高,但因自然灾害和 “左”的错误影响,粮食生产经历了发展一萎缩一恢复一停滞一发展的曲折历程:1950 ~1956年粮食生产发展,1956年比1949年水稻单产和总产分别增长30.09%、 36.47%; 1957~1961年严重滑坡,1961年比1956年水稻单产和总产减少31.12%、 38.28%; 1962~1965年,粮食生产恢复发展,1965年水稻单产达到151.5公斤,总产 达到6.87万吨,创新中国成立16年来的最高水平;1966~1978年粮食生产停滞不前, 1978年粮食总产7.23万吨,比1965年才增加3 549吨,年平仅增加296吨;80年代后至1995年,粮食生产迅速发展,1995年水稻亩产达303公斤,总产达12.32万吨,比 1978 年分别增长 102.6%、79.2%。

80年代后期,适应市场需求,本县引进和推广优质稻,主要有七山粘、桂丝、七 桂早、粳籼89、长丝粘、澳青粘、万家香等,199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5.39万亩,年 均亩产335公斤,总产5.16万吨。1992年县种子公司配制出“万家香”优质米,产品 已享誉全省。

(二)番薯

番薯,学名甘薯,本县向有种植,历来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粮食作物第二位,70年 代前是农民的主要杂粮,荒月还作主粮。民国32年〈1943)种植面积4.54万亩。新中 国成立后至70年代,年种植面积5至7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0%左右。80年 代后,由于水稻产量的提高,大多数农民已不再利用水田种番薯,番薯种植面积下降到 2~2.5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96左右。番薯亩产量民国38年(1949〉380公斤 (按鲜薯计,下同〉,1956年522公斤,1970年933公斤。1995年全县番薯种植面积 2.39万亩(多为旱地),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59%,亩产615公斤。过去,农民将番薯 刨片晒干作口粮,薯藤切碎晒干作猪饲料。80年代以来巳少晒薯片,多吃鲜薯。

(三)其他粮食作物

1. 麦。

本县多利用冬闲田种植。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附城、林寨、彭寨、东水、贝墩、大 坝、粮溪、合水等镇。民国32年(1943)种植面积曾达5万亩,民国38年下降到 1 500多亩。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号召发展冬种作物,但因小麦产量低,消耗地力, 且耽误来年早稻插植季节,致种植面积常年在1万亩以下。每逢水稻遭灾,农民把冬种 小麦作为生产自救的主要措施,当年冬小麦种植面积就扩大。1975年和1976年水稻遭 灾减产,1977年和1978年,小麦种植面积达3万亩和4.24万亩。80年代至1995年种 植面积仅1 100亩左右。小麦亩产量,新中国成立初期仅10公斤左右;1975年后经引 进良种,改进耕作技术,亩产提高到30~50公斤,至1995年达152公斤,总产达172 吨。小麦品种有:福麦7号、红芒、晋麦2148、依尼亚等。

2. 玉米。

多利用花生、黄豆地间种,种植面积不大,1988年前每年种植面积1 000亩左右。 本地矮秆早熟品种,产量低,亩产仅60多公斤。1987年后陆续引进杂交玉米阳单82、 桂顶1号、沈单7号、掖单12号、掖单13号等高产品种,亩产上升到100公斤,种植 面积也逐年扩大。1995年种植面积上升到8 000多亩,亩产达到120公斤。

3. 高粱。

利用坡地、边地小面积种植,历年种植面积100~300亩。品种有高秆、矮秆两种。

4. 粟类。

品种有鸡爪粟、狗尾粟等。一般在坡地种植,也有利用番薯垄边间种。历年种植面 积1 000~2 000亩。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上陵、热水、下车、东水等镇。

5. 蚕豆、豌豆。

是冬种粮、肥兼收作物。历年种植面积1~2万亩,一般亩产籽粒80~ 100公斤, 可作粮食、菜蔬。亩产豆苗500公斤左右,可返田作基肥。

6. 红、白薯、芋。

利用山坡、輋边零星种植,种植面积不大,作蔬菜食用。80年代后期,香芋价高, 种植面积扩大,达1 500~2 500亩。

7. 木薯。

薯块刨片漂洗晒干后可作粮食,本县多用来作肉猪催肥饲料。鲜薯含有氰酸,煮熟 后仍有毒,人多吃会中毒。新中国成立前本县种植面积不大,新中国成立后种植面积逐 渐扩大,1961年发展到2 826亩。各地林场多利用幼林地间种。1995年达1.1660万亩, 平均亩产553公斤,总产6 444吨。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优胜、粮溪、合水、公白、东水、 彭寨、下车、热水等镇。

和平县几个年份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表(插图表,表6-6,P163)

二、经济作物

本县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其次是花生、大豆、水果、蔬菜、甘蔗、蚕桑、芝麻、 棉花、席草、菸草等。随着山地开发深人,经济作物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大,1995年全 县经济作物总产值达1.057亿元(当年价,下同),占种植业产值2.967亿元的 35.63%。

(一)茶叶

本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民国31年〔1942〉七修县志记载:县内山埠园地皆产 茶,尤以九连为著名,百年前产量多,输出省内及南洋各埠。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战 乱,销路受阻,致茶园部分荒芜。民国38年全县茶园面积仅有4 500余亩,总产量47.5 吨。主要产地有浰源李曲、热水前锋、合水西罗和金坑、优胜秀溪、东水马增和粮溪等 地。品种以青蕊小叶为主,其次是红蕊小叶、米碎茶等。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几起几落。50年代初期,凭着生产力获得解放的积极性, 促进了茶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至1957年,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6 600亩、产茶99.7 吨,产量比1949年翻了一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 的影响下,致使部分茶园失管丢荒,茶园面积缩减,茶叶产量下降,1962年茶园面积 只有4 600亩,总产60.6吨。从1964年开始,县政府把发展茶叶生产列为多种经营的 重点项目来抓,并大力推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改造老茶园,推行台割、盖草、施肥3 项技术,改进茶叶加工制作工艺,从而使老茶园亩产量从原来的10多公斤提高到四五 十公斤;二是引进高产良种〈梅占、云南大叶等)和扦插育苗、单株植等新技术,推广 水平梯级茶园,在全县掀起建设高标准茶园热潮。从此本县茶叶生产进人辉煌发展时 期,县、社领导及外贸部门大力扶持创办社、队茶场。1965年6月本县被省列为全省 发展茶叶生产10个重点县之一。当年县政府拨款支持粮溪公社办起县、社、大队、生 产队四级联营示范茶场,种植面积200亩。1966年续办彭寨寨下、星丰、红星、彭中, 贝墩贝溪、强新和粮溪、合水等8个梯级新式示范茶场。在示范茶场的带动下,全县 20个公社(镇)184个大队,以及黎明国营林场均有茶叶生产。1975年统计,全县茶 园面积达2.06万亩,茶叶产量195.2吨,面积和产量分别比1962年增长348%和 221%。其中国营和社队集体茶场有55个,专业管理人员1 800多人,茶园面积8 240 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0%,茶叶产量150吨,占茶叶总产的76.8%。这些专业茶 场先后兴建了制茶厂,共计拥有揉茶机163台、3动烘干机3台、百叶烘干机2台、滚 筒炒干机30台、锅式杀青机具120多套。茶叶加工以绿茶为主,占茶叶总产的80%以 上,红碎茶占4%~5%,还有少量乌龙茶。

茶叶品种,除农户旧茶园保留本地小叶种外,国营和集体茶园、农户新种茶园都引 种外地的高产良种:风凰水仙、云南大叶、梅占、福建水仙、菜茶等。其中云南大叶占 新茶园面积的40%,梅占占30%。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生产体制变革过程中,对集体茶场缺乏有领导有组织的改革,致使集体茶场基本解体。如茶园面积500余亩的寨下茶场,只三几年时间尽废。80 年代中期农村经营体制稳定后,部分农民大力发展个体茶园,虽然全县茶园面积有所下 降,但茶叶单产和总产均有较大增长。1995年全县茶园面积1.51万亩,比1980年减 少8 100亩,总产达623吨,比1980年增加325.5吨,平均亩产增加8.7公斤。

(二)花生

俗称地豆,农村家家户户都以旱地、輋地种植。民国38年(1949)种植面积4 300 多亩,总产157吨,平均亩产36.5公斤。新中国成立后经引进良种,推广适度密植和 防治病虫害等先进技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增加,至1985年达1.02万亩,产量达 712吨,平均亩产69.8公斤;1995年种植面积达2.41万亩,总产2 568吨,平均亩产 106公斤。
本县花生的主要品种:50年代前期,沿用原本地蔓生迟熟品种,全生育期达160~ 180天。1955年引进丛生早熟高产良种“狮头企”(俗称百日豆〉,全生育期120~130 天。60年代后陆续引进粤油22、粤油187、粤油51—16、粤油58等。

(三)大豆

又名黄豆,是本县传统作物,农家均种植。多利用坡地、番薯坣边和田塍种植。 1949年全县种植面积1.59万亩,总产262吨,亩产16.5公斤。1957年突破2万亩大 关,达2.62万亩,总产510吨、亩产19.5公斤。此后30多年在2万亩左右徘徊,至 1995年种植面积3.49万亩,总产3 386吨,亩产96公斤。

本县种植的主要品种:早造有大豆青豆、细豆青豆、大粒黄、细粒黄,晚造有蚁公 包、高脚黄、矮脚黄,70年代引进花面黄,90年代引进推广粤大豆1号、2号。

(四)水果

本县属亚热带常绿果树带,历史上均有部分农户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果树,亦有个 别种植小果园。东水新郎仑柿饼、上陵羊石嶂银杏、县城何屋杨桃曾远近闻名。但本县水 果生产直至80年代中期均处于零星种植状态,商品率极低。1949年全县水果产量120 吨,至1985年产量330吨,人平不到1公斤果。80年代中期开始,县政府把发展水果 生产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来抓,从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才有较大 发展,逐渐走上商品生产阶段。1987年水果种植面积1.44万亩,总产2 121吨。1995 年水果种植面积4.25万亩,总产7 445吨。

本县水果主要种类有柑桔、柿、糖梨、沙梨、栗、枇杷,以温州蜜柑为大宗。近年 内发展起来的优稀水果一猕猴桃,在全省乃至全国颇有声誉。

1. 柑桔。

1980年冬,本县引进温州蜜柑规模种植,下车镇高峰林场引种200亩,县林业局 林科所、彭寨苗圃场各引种50亩。后陆续从江西定南、浙江温州调进温州蜜柑种苗种 植。至1995年种植1.35万亩,产量达1 945吨。下车、合水、林寨、礼士、贝墩、大 坝、上陵等镇种植面积较大。

2. 柿。

种植历史悠久。生柿刨皮晒制成柿饼,是本县传统外销产品。各乡村利用村前屋后、山边坡地、河边坣头种植。1980年后县政府号召、组织种植,至1995年种植面积 1.57万亩,总产2 732吨,平均亩产173公斤。种植面积千亩以上的有礼士、林寨、公 白、合水、优胜、长塘等镇。

柿品种有方柿、牛心柿。

3. 猕猴桃。

是本县新兴的优稀水果。本县山地向有野生猕猴桃,有毛花、多花、京梨、黄毛、 灰毛等野生品种,未发现可作商品水果的品种,但多花、毛花、京梨等品种的维生素含 量特高,每百克鲜果含量达800~1 100毫克,是中华猕猴桃的2~3倍,有待开发利用。

1984年秋,县农业局、县科委从江西引种中华猕猴桃株系(品种)78—21、78—
2、19—3、79—1、79—5等品种,经3年试种,1986年经省专家鉴评,引种成功。后 又从武汉、湖南等地先后引进10多个品种。1985年设立县猕猴桃研究所,1986年县科 委创办猕猴桃科学实验场。1988年本县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猕猴桃生产基地县。1991年 选育出8个适应本县种植的品种,其中6个雌株系〔79—3、19—5、武植3号、洛阳9 号、78—2、78—21)和2个雄株系(奉公2号、武雄825)。1995年由王丽君、邹梓汉 等选育的美味猕猴桃品种一“和平一号”及农业局引种的“粤引和平2号”和“粤引和平3号” 3个品种,鲜果在常温下可贮藏10~15天,货架期可达10天以上,其中 “和平一号” 1995年获国家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铜奖。

本县猕猴桃生产从1987年试验转向大面积商品生产,至1991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3 054亩。但由于经营主体单一和果品保鲜、深加工技术跟不上等原因,影响了猕猴桃 生产发展,至1995年,种植面积虽近4 000亩,但实际投产面积不足千亩。须解决好这 些问题,才能实现县政府提出的到2000年将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到5万亩的目标。

4. 其他水果

梨、大蕉、李子、柚子、杨桃、枇杷、栗等,本县均有种植,但产量不多。

(五)蔬菜

农家必种作物。新中国成立前种植品种有白菜、芥菜、芥兰、黄瓜、冬瓜、南瓜、 豆角、苦瓜、萝卜、茄、姜、蒜、葱等2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引进优质良种, 品种增至40多个。种植面积大、产量多的有苦瓜、南瓜、茄子、长豇豆(豆角〉、豌豆 〈荷兰豆)、小白菜、芥兰、椰菜、莴苣、萝卜、芋等。

本县农村蔬菜种植多为自给性生产。1980年前,城镇城背和林寨兴农、楼镇有商 品蔬菜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人口大幅度增加,蔬菜供应日趋紧缺,在市场价值规 律的驱动下,菜农积极性高,蔬菜发展迅速,1995年达2.3万多亩。林寨镇石镇、兴 农、楼镇等管区连片种植蔬菜上千亩,还有阳明城背和城东以及合水珊坪、附城丰道、 均联、红星管区也是蔬菜生产重点区,连片种植50~200亩,成了县城及街镇的“菜篮 子”基地。

1990年县科委在青州镇试种反季节荷兰豆成功,1991年在该镇星和管理区大面积 种植200亩,亩产荷兰豆1 000公斤左右,亩产值达3 000元左右,比种水稻产值增长3 倍多。1992年发展到840亩,至1995年发展到2 000多亩,成了河源市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除种植反季节荷兰豆外,早造还种植反季节乳白菜。产品销往河源、惠州、深 圳、广州,部分出口香港。

(六)蚕桑

新中国成立前贝墩、林寨有少数农户种桑养蚕。1984年冬,县政府号召种桑养蚕 后,东水、彭寨等镇种桑524亩。由于种桑和养蚕技术未掌握好,产茧量少,茧价又下 调,1986年原利用水田种桑的农户退桑还稻,桑园面积减至200多亩。1989年后,茧 价上浮,县政府成立蚕桑生产办公室(后成立丝绸公司,在东水、彭寨建蚕茧收购站, 归属外贸局〉,为桑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产茧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至1993 年古寨、长塘、合水等镇继之种桑养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3 724亩,投产近2 000 亩,产茧189吨。1994年茧价下调,蚕桑生产又走下坡路,1995年桑园面积减少到 1989亩,蚕茧产量下降到84吨。

(七)其他经济作物

1. 甘蔗。

本县各地有零星种植,1949年总产18吨。1964年冬,县政府扶持甘蔗生产,1966年 发展到1 958亩,产蔗3 528吨,亩产1.8吨,在长塘、彭寨、林寨、东水建厂制糖。1985 年后,果蔗市价看好,至1995年糖蔗已无种植,果蔗发展到3 129亩,总产3 399吨。

2. 菸草。

俗名烟叶,本县有零星种植,以红(土)菸为主,为自给性生产。1978年推广黄 (烤)菸,发展到1 054亩,总产30吨。80年代后,抽草烟丝人少,菸草种植不足百 亩。

3. 黄麻。

1952年种植300亩,产量40.5吨。1957年发展到1 007亩,但总产只有46.7吨。 由于产量低,花工大,效益差,种植面积逐年减少,80年代后基本没种植。

4. 棉花。

新中国成立前各地均有种植,以林寨、浰源、贝墩等镇较多,亩产10公斤左右。 1964~1967年,县政府聘请湖北棉农作技术指导,以林寨兴井、石镇、楼镇为点,发 展棉花生产,种植1 396亩,总产17.8吨,平均亩产13公斤。80年代后基本没种植。

5. 蒲草。

俗名席草,作编席用。新中国成立前,林寨镇浰江两岸稻田常遭洪水冲涮,多改种 蒲草,种植达200亩,年收蒲草10余万斤,织成草席销往县内各圩镇。1985年种植23 亩,90年代后保持100亩左右。

6. 药材。

是本县大宗土特产。80年代前,主要采收野生草药,品种有菖蒲、薄荷、苍耳子、 金银花、金樱子、巴戟、菊花、白茅根、木贼、麦冬、百合、土茯苓、山楂、泽芒等 60多种。80年代后,部分药材人工栽培,如县微生物厂引进培育茯苓菌种,至1987年 大坝镇等地农民栽培茯苓达200亩,收入18万多元,1991年发展到248亩。此后因市 价跌,栽培面积逐年减少,至1995年栽培面积不足百亩。巴戟人工种植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巴戟价格暴涨,每公斤干巴戟市价30多元,促使巴戟种植迅速发 展,1987年275亩,1988年河明亮电站林场及东水镇农民种植巴戟2654亩。1990年 后,因巴戟市价大跌,收购部门停止收购,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统计部门也不再统计。 本县野生药材均由农民采收晒干后交药材部门收购,小部分加工自用,大部分外调。 1995年各种野生药材收购共54吨。

7. 食用菌。

80年代起,进行人工栽培食用菌,品种有香菇、木耳、蘑菇、草菇、平菇、凤尾 菇、金针菇,产品于县城及各镇街镇上市。其中香菇是本县名优特产品〈详见第七编林 业第三章林产品)。

和平县几个年份主要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统计表(插图表,表6-7,P168)

第三节 耕作技术

一、耕作制度改进

(一)单季稻改双季稻

本县一些山坑田、湖洋田,由于光照短、土温回升慢,向来一年只种植一造水稻 (中造)。1954年前全县有单造田2.5万亩左右,亩产100~150公斤。1955年开始推广 拔山荫增加光照、开沟排泉提高土温、选用早熟品种等技术措施,逐步将单季稻改为双季稻。至1980年单造田降至5 000亩左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对不宜种 植双季稻的山坑田,多采用早稻晚薯或早稻晚豆的方式种植,至1995年,全县已基本 消灭了晚造丢荒的单造田。

(二)二熟改三熟

1953年前,秋收后土地休闲。1953年开始推广三熟制,形式有:稻一稻一麦、 稻一薯一麦、稻一稻一豆〔蚕豆、豌豆〉、稻一稻一稻、稻一稻一肥(绿肥)等。其中 稻一稻一肥、稻一稻一豆制,因绿肥、豆苗回田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故能连年推广, 长久不衰,其余形式逐渐淘汰。

(三)水旱轮作

主要有稻薯轮作(早稻晚薯)和豆稻轮作(春豆秋稻)。1980年前,稻薯轮作较普 遍,达3~5万亩,80年代后期无水田种番薯。豆稻轮作,春种大豆,秋种水稻。种豆 可改良土壤,晚稻又可充分利用7~9月的光温夺取高产,适宜山坑田轮作。1991年 始,青州镇推行水稻、荷兰豆轮作,仅荷兰豆亩产值达3 000元左右,成了该镇农民脱 贫奔康的好项目。1995年该镇种植荷兰豆2 000多亩,占水田面积的30%。

二、耕作技术改革与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以小科密植为重点的一系列耕作技术改革。

(一)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

1. 小棵合理密植。

1954年前本县水稻种植一直沿用大棵疏植,株行距一般为10X10 (寸〉,有的12x12 (寸),每棵插20~30苗,群体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地力、空间和阳光,故 产量不高。1954年推广小棵合理密植技术,株行距6X6、6X7、6X8、7X7〈寸),每 棵插10~12苗。1957年进一步推广株行距4X6、5X6 (寸),每棵插8~10苗,获得 显著增产。1958年部分公社进行了 “双龙出海”、“蚂蚁出洞”、“满天星”等高度密植 试验,结果失败。后恢复小棵合理密植沿用至今。

2. 改直播为插秧。

本县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初早稻直播面积大,因当时无除草剂,稻田杂草 多,严重影响产量。1954年起配合推广良种,在直播地区推广育秧移植技术,至1957 年全部改为育秧插植。

3. 推广合式秧田,疏播育壮秧和塑料薄膜育秧。

1953年前,用田角育秧,秧田面积小,亩播种量达150公斤,故秧苗纤弱,移植 后难回青,影响产量。1954年后推广合式秧田和疏播育秧,秧田畦宽1.5米(包沟〉, 亩播种50~70公斤,不但方便管理,而且可育成壮秧。为防止春寒死秧,确保早造农 时,1964年推广塑料薄膜育秧技术,1965年基本普及。

4. 推广晚造翻犁。

1955年前,本县晚造只耙田不犁田,不利晚稻根系发展。1955年推广晚造犁田耕作技术,1958年基本普及。

5. 推广排水露晒田技术。

50年代开始推行排水晒田。1964年聘请潮汕老农作指导,推广浅水插秧、薄水分 蘖、够苗排水晒田、多露轻晒和由轻晒到重晒为内容的先进耕作技术,1966年基本普
及。

6. 推广塑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

1992年晚造小区试验,1995年早造大面积示范,晚造全面推广。此项技术可节约 秧地85%,节省成本,提高插秧工效10~15倍,每亩可增产40~70公斤。

在杂交水稻栽培中,还推广并普及了低群体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化栽培技术。

(二)其他作物耕作技术的改进

1. 小麦。

70年代中期以前沿用点播栽培,株行距8寸以上,穗少产量低。1976年推广条播 栽培,播种量增加1倍多,可提高产量。1991年推广板田种植技术,晚稻收割后即在 板田撒播施肥,开沟盖土。此法比整地起畦播种增产40~50公斤。

2. 番薯。

1954年后推广改长藤疏植为短藤密植技术,将亩种植苗2 000株,增加到3 000株左 右,提高番薯产量。

3. 花生。

1955年后改传统的带壳穴播为开沟双粒点播。规格5X8、6X8 (寸)。技改后产量 大幅度增长。

5. 茶叶。

1954年起推广盖草、台割、施肥技术和梯级茶园,提高茶叶产量。

三、品种引进、选育与推广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行政部门设立种子股、示范农场、良种繁育场、农业科学研究 所等机构,专事种子管理、研究、引进、选育、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发挥良种在增产 中的重要作用。

(一)品种引进与推广

1. 水稻品种。

新中国成立后本县水稻品种的引进推广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63年前引 进南特16、广场13、甲37、塘埔矮等高中秆高产良种,淘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高秆低 产品种;第二阶段,1963~1966年,引进推广广场矮、珍珠矮、青小金早、窄叶青8 号、古浪粳、秋谷矮二号、广塘矮等矮秆高产良种,实现水稻矮秆高产良种化,水稻单 产有了飞跃发展;第三阶段,1976年至8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杂交水稻,改变了水稻 产量“早六、晚四”状况,水稻产量又有了新的飞跃;第四阶段,80年代后期开始, 引进推广优质稻品种七山粘、粳籼89、七桂早、长丝粘、万家香等杂交稻系列组合以及金优桂99、博优64、博优903、博优210等,促进粮食生产向“三高”发展,提高 商品率和粮食生产产值。

2. 麦类品种。

本县传统种植光头小麦(无芒〉、谷麦〈蓑衣麦〉,产量、产值低。1975年后引进、 推广梅县光头、福麦7号、欧柔小麦、郑麦1号、依尼亚麦、红芒、晋麦、粤麦等,促 进了小麦发展,提高了小麦产量。

3. 番薯品种。

本县原种植苦瓜薯、槟榔薯、五爪薯等。新中国成立后引进、推广禺北白、高农、 广薯、大叶婆、普茨14号、龙岩7—3、州薯13、召薯、乌骨企龙、广薯88—70等。

4. 玉米品种。

80年代后先后引进、推广金皇后、白马牙、杂交玉米阳单82、沈单七号、粤顶1 号、掖单12号、13号等。

5. 茶树品种。

60年代后引进凤凰水仙、云南大叶、梅占、福建水仙等高产品种,促进本县茶叶 产量的提高。后引进白叶水仙单丛高档茶种,为本县茶叶生产上档次打下了基础。

6. 水果品种。

1980年后引进推广温州蜜柑、文旦柚、官溪蜜柚、三华李、柰李、猕猴桃等。

7. 蔬菜品种。
新中国成立后引进推广的品种主要有:日本黄苗椰菜、北京大白菜、天津青包、太 安包菜、日本长岗包菜、金山豆角、上海青、上海小白菜、芥蓝头、花菜、莴笋(香 藤〉、西洋芹菜等。

(二)良种培育

1963年开展水稻品种普查,并开展“群选群育”的群众性的选留种工作。1964年 重点抓“单株传”选留种工作,使水稻良种的纯度得到提高。仅县良种繁育场每年收珍 珠矮纯种5 000多公斤,供应生产队种子田用。1976年,县科委组织人员到惠阳地区龙 川县杂交水稻繁种点跟班学习繁种、制种技术;当年冬县政府组织县、社农科员到海南 岛配制杂交水稻种。1977年后在各镇铺开制种工作,县农业局种子股在下车石含管区 搞小面积配制汕优64,连续3年获亩产150公斤。1990年农业局成立制种队,在长塘 木龙、黄沙,下车石含、丰梅配制杂优稻种500亩,亩产达130公斤。因本县制种产量 低,成本高,制种农户(单位〕经济效益差,90年代后制种面积锐减,1992年仅30.8 亩,1993年停止在县内制种,所需杂交稻种子由县种子公司从县外调进。

县猕猴桃研究所和科委实验场的科技人员,自1984年开始对猕猴桃品种开展比较 鉴定工作,从引进的品种中筛选出适合本县栽培的3个品种:79—5、79—3和79—4。 随后又开展猕猴桃速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在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帮助和指 导下,《猕猴桃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课题,获1991年广东省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 奖。1990年后,主要引进选育美味猕猴桃(硬毛)品种,于1994年筛选培育出“和平 一号”、“粤引和平2号”、“粤引和平3号” 3个硬毛猕猴桃品种,为本县猕猴桃的大发展提供了当家品种,1995年起全面推广种植这3个品种。

四、土壤改良

本县山坑田、高排田多,土层浅,土质瘦,还有部分湖洋田、锈水田、山坑冷底 田。据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中低产田有13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65%。新中国 成立前,农民积累了不少土壤改良的经验,如开沟截洪、排泉,改良湖洋田和山坑冷底 田,施牛猪栏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造浅脚田等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组织和 支持群众,分期分批对耕地土壤进行改良。主要措施有:

(1)修筑山塘水库,筑陂拦河引水,建设排灌系统,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 收面积。(详见第八编第一章“水利”)

至1995年有效灌溉18.24万亩,其中旱涝保收12.1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 80.9%、53.6%。

(2)截洪排泉,改造山坑田和湖洋田、锈水田、冷底田。

60年代初开始,以附城马塘坑挖沟改土综合改造山坑田为样板,在全县开展开沟 排泉、排锈,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温,增施有机肥,综合性改良湖洋田、锈水田、冷 底田土壤的群众性改土运动。同时,在沿河村庄发动群众加固加高河堤,整治排灌系 统,开沟排涝排渍,结合平整土地,整治沿河锻田涝害。80年代后,主要抓农田排灌 沟水泥浆砌石和三面光工程,提高农田设施的效益。

(3)增施有机质肥料,改良土壤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鼓励农民多养猪牛,勤垫栏勤出栏,增加猪牛栏肥;推广稻杆和其 他作物稿秆回田;冬种绿肥,培肥地力;推广有机复合肥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增加 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

(4)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

70年代后,实行稻薯轮作、豆稻轮作,花(生)稻轮作和稻菜轮作,其面积占水 田总面积的20%~25%。

经过长期采用水、肥、土、种等综合措施,中低产田得到有效改造,1995年水稻 亩产上升到320公斤,比1949年增长1.96倍。

在改土工作中,也有过严重教训,一是1958年部分公社搞深翻改土点,挖地三尺, 打乱了耕作层;二是盲目改河,如在彭寨马塘改河,从总体上说,可以减少水患,扩大 耕地面积,但配套工程未跟上,结果良田变成了河道,老河道成了沙坝,灌溉系统遭到 破坏,直至90年代才配套完善。

五、农作物病虫害和草害、鼠害防治

本县农作物历来病虫害较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耕作制度改革,复种指数不断提 高,品种引进频繁,生态环境和田间小气候的变化,病虫害时有发生,重则成灾。

(一)农作物病虫种类

1. 病害。

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徒长病、稻曲病和细菌性条斑病。 稻瘟病每年都有发生,以1956年、1968年、1970年、1981年和1992年为甚。1981年 发生面积达15.7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1%,损失稻谷1.02万吨。纹枯病,自 80年代以后,发生面积较大,年发病达6~21万亩。细菌性条斑病,1983年在林寨兴 井管区首次发现,1995年为害万余亩,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番薯:主要病害是薯瘟。1975年从惠东县调人带菌薯苗,次年发病1万多亩,最 严重的1977年有2万亩失收。

花生:主要病害有青枯病、叶斑病和锈病。

小麦:主要病害有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其中锈病常年发生。

柑桔:主要病害有溃瘍病、疮痂病。

柿: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角斑病。

猕猴桃: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日灼病、髓心病。

茶叶:主要有茶苗(幼树〉白绢病、云纹叶枯病和根结线虫病。

蔬菜: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芥菜、甘蓝菜的病毒病,还有霜霉病、软腐病。

瓜类: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番茄有病毒病、青枯病;茄子有黄萎病、 绵疫病;豆类有锈病、病毒病等。

2. 虫害。

水稻:主要虫害有三化螟、纵卷叶螟、飞虱、粘虫。新中国成立以后,螟虫重发年 有17年,发生频率为37%,其中年发面积10万亩以上的有15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面 积6~115万亩的有12年,发生频率为26%;稻飞虱多发年份有10年,1983年、 1988年和1994年为重发年份;水稻粘虫,多发年份9年,其中发生面积7~10万亩的 重灾年有4年〈1958年、1977年、1981年、1988年)。另外稻苞虫、稻叶蝉、稻瘿蚊、 台湾稻螟、稻蓟马、稻蝽象、负泥虫〈牛屎虫〉、稻蝗等也时有发生。

和平县水稻主要病虫害重发生年情况表(插图表,表6-8,P173)

番曹:主要虫害有小象鼻虫。

小麦、大豆、花生:主要虫害有蚜虫,花生还有豆芫青〈花罗虫)。

柑桔:主要虫害有潜叶蛾、潜叶斧、红蜘蛛、锈蜘蛛、天牛、吸果夜蛾、蚧壳虫
等。

猕猴桃:虫害有绿叶蝉、吸果夜蛾。

茶叶:主要虫害有眼叶蝉(小绿叶蝉〉、角胸叶蝉、蛀茎虫及茶天牛蚧壳虫。

蔬菜:主要虫害有十字花科菜蚜、菜粉蝶、菜蛾、大猿叶虫、黄曲条跳甲。

瓜类:主要虫害有瓜蚜、黄守瓜。茄科作物有棉铃虫、烟青虫、茶黄螨、红蜘蛛。

豆类:主要虫害有豆夹螟、豆野螟、豌豆潜叶蝇、豆秆蝇、蚜虫等。

地下害虫:小地老虎、黄地老虎、蛴螬、蝼蛄、蟋蟀、大蟋蟀等。

(二)农作物病虫防治

1. 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

本县1956年始设病虫测报站,对水稻三化螟、卷叶螟、飞虱、粘虫和稻瘟病进行 预测预报工作。先后在彭寨、附城、下车、东水、林寨、热水等农技站内设测报点。 1974年在县城西门锻新建病虫测报站,配备比较先进的测报设备,有专职技术人员2 人,兼职人员5人。

1962年前,预测水稻虫害使用汽灯,后使用电灯,1973年一度使用黑光灯。预测 粘虫使用糖醋草把。病害靠田间调查。病虫害预报结合天气预报进行。

测报项目,1984年前只对水稻主要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1984年后,增加对柑桔、 茶叶病虫害测报。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新中国成立前,虫害以人工捕捉为主,辅以洒撒土农药,如烟骨粉、石灰、草木灰 等。新中国成立后,防治办法不断改进。50年代,采取人工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 办法,发动群众对稻田搞“三面光”,收冬后挖禾头,早造提早浸田,浸种时采用福尔 马林消毒等,减少病虫害。对稻瘟病采用喷施波尔多液和撒黑白灰;对三化螟、稻包虫 和稻瘿蚊实行人工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如铲除焚烧田塍、水沟杂草,消灭越 冬幼虫;冬挖禾头,早春沤田,人工摘取卵块,拔除枯心苗,禾蔸边插烟骨等防治三化 螟;在水田灌水口滴煤油防治飞虱、粘虫等。1953年起,对虫害辅以喷施化学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等。1960年后,使用化学农药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60年 代推广的主要农药有:敌百虫、滴滴畏、乐果、马拉硫磷等除虫农药,稻瘟净、西力生 等杀菌防病农药;70年代新增除虫农药叶蝉散、杀螟松,杀菌防病农药异稻瘟净、多 菌灵;80年代新增杀虫农药杀虫松、巴丹、呋喃丹,杀菌防病农药富士一号、双效灵; 90年代新增杀虫农药稻虱净、米乐尔,杀菌防病农药多菌灵、加收热必。1981年全县 销售农药342吨,比1965年的24.8吨,增加13.8倍。

80年代后,贯彻国家农业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行以农药防 治为基础,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改变单纯依靠化学农药防治的做法, 逐步走上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人工防治以及化学除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道路。1990年水稻综合防治面积达22万亩,比非综合防治区增产896左右。由于贯彻综 合防治方针,化学农药销售量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年全县销售农药104吨,比1981 年减少238吨。

柑桔栽培中,采用生草培殖螨类天敌的办法,大大减少了喷药次数,又控制了红蜘 蛛、锈蜘蛛的发生。其他作物也选用抗病力强品种,增施磷、钾肥和选用高效低毒药 剂、生物药剂进行综合防治病虫害。

(三)草害防治

本县危害作物的杂草繁多,水田有稗草、田芝兰、过江龙、日照飘拂等莎草科杂 草,旱地有香附子、看麦娘、马齿苋等40多种。1965年前采用中耕除草、盖草、水旱 轮作等办法减少草害。1965年县良种场试用二甲四氯除草剂防治秧田及水田杂草。但 由于这种除草剂只对莎草科杂草有毒杀作用,不能杀死禾本科杂草,故未能推广。后来 又曾试用广谱性除草剂——五氯酚钠,虽对水田中的各种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 由于它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毒性特别大,不利自然生态保护,很快被淘汰。1977年,随 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推广使用恶草灵、除草醚、丁草胺、丁滴、克芜踪、稻草无等 化学除草剂。后来施用面积逐年增加,1978年0.5万亩,1980年1.5万亩,1990年 15.3万亩,1995年达到19.2万亩(占当年水稻面积的50%)。化学除草剂的推广、普 及,有效地控制了杂草为害,同时也促进了疏播育壮秧和抛秧技术的推广,取得了省 工、俭本、增产的效果。

(四)鼠害防治

本县鼠类有小家鼠、褐家鼠、黄毛鼠、板齿鼠等。历来老鼠为害粮食作物、经济作 物、仓库、家庭日常用品及堤围。随着老鼠天敌家猫、黄鼠狼、猫头鹰、蛇等的减少, 鼠害呈上升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把鼠害列为“四害”之首,发动群众采用器械捕杀、 养猫捕捉和鼠药毒杀等方法进行除鼠。1954年全县掀起除“四害”热潮,开展灭鼠竞 赛。60~70年代,采用磷化锌、氟乙酰胺等高毒农药配制成毒饵毒鼠,收到一定效果。 但由于这些髙毒农药毒性大,会造成二次中毒,猫、.狗、蛇等老鼠天敌吃了死鼠而中毒 死亡,甚至人吃了中毒的猫、狗肉还会中毒。因此70年代末禁止使用这些高毒农药毒 鼠。1986年开始采用新型抗凝血杀鼠剂一一敌鼠钠盐配制毒饵毒鼠。当年用药80公 斤,配制毒谷4万多公斤,在全县城乡统一行动投放,投放面积12万亩,灭鼠50万多 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后每年全县统一行动灭鼠二、三次。1995年春鼠害上升, 近村稻田30%遭鼠害。4月下旬,农业局用杀鼠**剂,配制毒谷近5万公斤,发动城 乡群众统一行动灭鼠,投放面积15万亩,毒鼠近70万只。

六、植物检疫

本县于1975年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由植保技术员兼任检疫员。1983年成立植物检 疫站,配备专职检疫员2人,开展对种子、种苗的检疫签证工作,并兼做危险病虫的调 查摸底工作。1991~1995年,植物检疫站有专职检疫人员2人,兼职检疫员5人。他们除对水稻种子、柑格、柿、猕猴桃等果树种苗进行常年性的检疫签证外,还根据省植 检站的部署,于1994年进行了稻水象鉀发生情况的调查;1995年在阳明、附城、林寨 镇等蔬菜主产区进行了美洲斑潜蝇发生情况的调査。调查结果,这两种危险性害虫本县 均无发现。

第四节 农机具

新中国成立前,本县沿用传统手工农具。新中国成立后,推广农业机械,促使农业 耕作向机械化转变。至199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64万千瓦,其中耕作机械动力 9 483千瓦,排灌机械动力2 356千瓦,收获机械动力177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 1.94万千瓦,农业运输机械动力1.85万千瓦,畜牧机械动力6 539千瓦。

一、传统农具

(一)耕作

大中小锄头3种〔大锄头刨地,小锄头农作物除草,夹口开荒挖树根),大中小铁 铬3种〔四齿褡锄田、作田埂,三齿褡农作物除草,二齿锘散发农肥和菜地除草)、铁 耙、木犁(配铁制犁头〉、秧铲、秧盘、辘轴、除虫扫、除昨等。

(二)收获

禾镰、禾落、竹箩、担竿、竹籀等。

(三)脱粒

四方粘斗、圆形拖房、禾校、木打禾台、石打禾台、竹围等。

(四)排灌

水斗、水车、木制龙骨车、戽斗、竹抽水筒、竹简、木简等。

(五)农副产品加工

大、小石磨、水碓2种(木制水轮车带动的水碓、利用水重力的杓麻碓〉、脚踏石 碓、磨谷砻3种(竹衣砻、木衣砻、石衣砻〉、风车等。

还有木制织布机、木制草席床、木制榨油房等。

砻 风车 (有插图,P177)
碓 磨  (有插图,P178)

二、农机推广

(一)耕作机械

1. 拖拉机。

1959年3月忠信国营拖拉机站购进“东方红”、“福特森”等型号拖拉机8台,为 社队代耕。1967年8月购进上海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下简称手拖),于彭寨农场示范 使用,至1979年底,全县社队集体所有大、中、小拖拉机315台。至1995年,有拖拉 机1 155台,其中中拖8台,手拖1 147台。

2. 五一步犁,双轮双铧犁。

1956年春推广使用五一步犁和双轮双铧犁。五一步犁适用,全县普及;双轮双铧 犁,因畜力拉不动而淘汰。随着手拖的使用,机引犁也逐步推广应用,但因山地田块 小,难以普及,至1995年全县机引犁只有20部。

3. 旋耕机。

1969年6月推广使用“丰收35”型旋耕机配套圆盘耙,至1995年全县有旋耕机 356 部。

4. 插秧机。

1965年推广使用“65”、“惠地13”、“101”三种机型人力夹式插秧机,至1975年 17个公社有125部插秧机下田,机插面积1365亩。1980年后因插秧机性能不稳定、故 障多、花工多等原因而淘汰。

(二)排灌机械

1. 水轮泵。

1964年7月省水轮泵专业会议后,县农科所建成一个20型小水轮栗站,接着四联 中学建成一个40型水轮栗站,用以发电照明、加工。1965年5月省水利厅组织山区县 干部前往广西参观水轮泵建设。回来后即在阳明镇果园村建成一个既抽水又发电加工的 水轮泵站,并组织参观推广,接着,在全县掀起了兴建水轮泵高潮。其中优胜公社鱼溪 建成一个多台串联扬程达72米的水轮泵站,震动全县。至70年代末各公社先后安装水 轮泵共计119台作8站,灌溉面积7 100多亩。70年代,在偏僻山村安装小型电力排灌 站36台,579千瓦,灌溉面积6 600亩。1980年后,由于管理放松,机械损坏无人维修,至1995年仅有综合利用(碾米加工)的水轮泵10台。

2. 柴油机、电动机排灌。

1954年开始推广用柴油机抽水抗旱。1963年本县大旱,全县安装柴油抽水机41 台,共659马力。至1995年,全县用于抽水灌溉的柴油机61台,775马力。70年代开 始推广用电动抽水机抽水灌溉,至1995年全县有固定的电灌站11个,装机共192.5千 瓦,灌溉面积2 360亩,移动电动抽水机36台,579千瓦,灌溉面积6 600亩。

3. 喷灌。

1978年推广喷灌。财政局当年资助寨下、星丰茶场建起喷灌站,随后县农科所、 彭寨良种场、东水月坑茶场、下车和一茶场、河明亮茶场先后建起了固定或移动式喷灌 站,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80年代后,大部分集体茶场承包给农户经营,喷灌设备弃 废,至1995年仅剩河明亮茶场的喷灌设备正常使用。

(三)收获脱粒机械

1. 收割机。

1973年,林寨、下车、附城等公社开始使用手推收割器。1975年县农业机械管理 局研究所、县农机一厂、二厂和彭寨农机厂联合研制出小动力多用底盘收割机2台,试 割成功,但没推广;1977年农机局研究所与彭寨农机厂又联合研制出130型收割机, 机械性能经省农科所鉴定认可,同年11月参加国家一机部农机研究院在山东召开的全 国同类型收割机经验交流会获好评。后因种种原因,没批准生产。

2. 打禾机。

1956年县农械厂〈1995年更名为广东活塞厂)引进脚踏打禾机,并组织批量生产。 后转给彭寨农机厂改进后生产。经改进的打禾机体积小,重量轻,受农户欢迎,已在全 县普及,部分销往邻县。至1995年全县脚踏打禾机3.88万台,电动脱粒机34台,平 均2户农户有一部打禾机,基本实现脱粒半机械化。

(四)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64年农机局从开封引进碾米机,经改进后由县农械厂生产,定名为“和平5#碾 米机”。1971年转由农机二厂生产,产品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往邻近各县。70年代其他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也陆续推广应用,至1995年有碾米机1 593台,磨面机2台,统糠 机、青饲料切碎机、打浆机371台,饲料粉碎机454台,榨油机144台,揉茶机37台, 基本实现了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

(五)植保机械

5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喷管(又名喷枪)除治农作物病虫害。喷管有铜管和塑料 管两种,因其价廉且方便使用,很快普及,成为农户必备农具。1956年部分合作社曾 试用圆筒压气式喷雾器,它虽具有雾状好,喷药均勻的优点,但因筒的容量只有10公 斤,一亩稻田要4次加药水,10多次打气加压,单肩背负劳动强度大,难以普及,60 年代中期后几乎无人使用。60年代后期推广使用双肩背负手摇喷雾器,因它克服了圆 筒喷雾器的缺点,可以连续作业,颇受欢迎,经济条件较好的生产队都购置使用。至今 菜农和果农仍普遍使用。80年代中期后推广机动喷雾器,它用1马力的汽油机作动力,具有喷程远、雾点细、效率高的优点,大多数林场、果场都购置使用。国营黎明林场和 部分集体林场还购置使用手摇喷粉器和机动喷粉器,防治林木、果树病虫害。

(六)农用运输机械

30年代本县开始使用单轮木轮(外围钉胶)手推车(俗称鸡公车〉运输农资。 1959年推广应用双轮胶轮手推车(俗称板车)后,单轮手推车被淘汰。至1989年双轮 胶轮手推车发展到5 761部。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使用拖拉机,至1979年底社队集体 拥有大、中、小拖拉机315台,除有部分拖拉机农忙下田犁耙田外,都用于上路运输。 改革开放后,社队集体拖拉机承包或拍卖给了个人使用,私人购买货车、拖拉机的农民 也逐年增多,至1988年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台,手扶拖拉机518台,农用载重汽 车28辆,运输船20艘。至1995年,全县拥有农用载重汽车130辆,人货车〈俗称小 四轮)185辆,中型拖拉机8台,手扶拖拉机1 147台,机动运输船25艘,胶轮手推车
6 000多部。城乡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远距离运输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三、农机管理、维修

本县从1955年起设立农机管理机构,初在农业局设农机股,1960年成立农机局, 并先后设置管理股、农业机械研究所、农机二厂、农机供应公司、农机安全监理站和农 机学校。1972年起,全县20个公社(镇)先后建立农机服务站,配备有“三床一机” 〔车床、刨床、钻床和电焊机〉,形成了农机引进、推广、供应、管理、维修、安全监理 和教育培训农机技术员的服务网络。80年代后,农机维修多由私人经营,至1995年全 县有个体农机维修点82个,165人,其中二级维修点7个,39人;三级维修点75个, 126 人。
农机学校年为农机培训班)于1984年成立,至1995年止,共举办 教育培训班243期,培训农机驾驶员、修理员3 919名。

第三章 畜牧水产

新中国成立前,本县民间饲养的畜禽有猪、牛、羊、鸡、鸭、鹅等10多个品种; 水产主要有鳙、鲢、鲩、鲤、鲮、鲫等20多个品种。当时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 畜牧水产业发展缓慢。以生猪饲养为例,至1949年全县生猪饲养量才3.49万多头,农 户平均0.87头。

新中国成立后,畜牧水产业发展较快,但因受政策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数十年来 有过几度起伏,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进人稳步发展阶段。近年养殖重点户、专业户成批出 现。至1995年,生猪饲养量19.1万头、牛存栏量4.28万头、家禽饲养量238万多只、 水产品1 292吨,比1949年分别增长5.5倍、2.4倍、20倍和28.7倍。畜牧水产总产值7 430万元(90年不变价,下同),占农业总产值3.34亿元的22.24%。

第一节 畜牧

一、畜禽饲养

(一)家畜

本县家畜以猪、牛为主,羊、兔次之。

1. 猪。

(1)品种。

新中国成立前,本县有大耳花白、小耳花白、小耳黑猪等,尤以“四保猪”闻名。 “四保猪”属大耳花白型,因它大多产于本县第四保(今彭寨、古寨、贝墩、安坳4镇) 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初期,它是全省23个优良猪种之一,具有早熟、快肥、多脂肪、 耐粗饲、抗病力和繁殖力强的特点。后来由于忽视对本地良种的选育、保护,致使“四 保猪”频临绝种边缘。

新中国成立后引进“约克白”、“长白”、“盘克”、“杜洛克”、“汉普夏”等外国良种 公猪,运用人工采精、授精技术与本地母猪杂交繁育猪仔。90年代本县所养肉猪是二 元杂或三元杂,所养母猪是二元杂、三元杂或纯种长白猪,部分是湖南宁乡猪。

(2)饲养。

本县民间历来把养猪当成主要家庭副业。新中国成立后,生猪生产有了较大发展。 人民公社化及“文化大革命”两个时期发展缓慢,甚至下降。1949~1957年,生猪饲 养量由3.49万头发展到5.86万头,增长68%;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推行“三化六 集中”,将农户的猪强行折价归集体饲养,加上自然灾害,粮食减产,生猪饲养量锐减, 1960年全县饲养量竟减至1.96万头。1961年开始实行“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方针 和“购六留四”超产归队归户的措施,并给农卢分配自留地、饲料地,鼓励私养母猪, 使生猪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1965年突破10万头大关。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期间,因受割“资本主义尾巴”影响,生猪饲养量一直在10万头左右徘徊。1979年农 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连年增产,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政策,允许农民 的猪议价上市,使生猪生产迅速发展。90年代农村已有150多户年养猪百头以上的重 点户。至1995年全县生猪饲养量19.1万头,户平2.3头,比1978年增长74%。

本县农民养猪历来是用薯藤、菜、糠、米、饭汤粥水熟喂,饲养周期长(8~10个 月)。60年代曾推广采用水浮莲、青萍等青饲料喂养,后因其粗纤维多、营养差、寄生 虫多而逐渐汰淘;70年代中期推广混合饲料生喂法,又曾推广发酵饲料;80年代后普 遍使用混合饲料、颗粒全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由于推广优质饲料和喂养方法的改进, 使养猪周期缩短,饲养4~6个月,体重可达100公斤以上。

2. 牛。

本县农民养牛历来用于耕种,俗称耕牛,把牛视作“命根子”,只有老、弱、病、残的牛经批准才宰杀上市出售。改革开放后,养牛仍多用作耕种,但已有部分菜牛出 售。

(1) 品种。

主要有水牛和黄牛。本县的水牛属沼泽型水牛,历史上多从赣南地区引人;80年 代后,从本省三水、四会和福建漳州地区引入。本地黄牛多自赣南地区引进,部分自本 省其他地方引进。

(2)饲养。

新中国成立前相当一部分农户养不起牛,1949年,全县养牛仅1.8385万头,农户 平均0.46头,平均每头牛负担耕地13.3亩。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得土地的农民大多独 户或联户养起了耕牛,至1957年耕牛存栏量2.9172万头。1958~1978年,耕牛为集 体饲养,年存栏量在2万头左右徘徊。1979年随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集体所养 牛折价归农户。此后耕牛存栏量逐年上升,至1995年耕牛存栏量达4.28万头,比 1979年增长112%,每头役牛负担耕地近6亩,部分牛巳作菜牛,由农户自由上市出 售。

1971年县食品公司良种场引进黑白花奶牛,1975年饲养量达12头,最高泌奶期头 年产奶量4 920公斤,头最高日产奶量23公斤。由于黑白花奶牛适应性差,饲养困难, 鲜奶需求量不大等原因,于1982年停养。

1980年水牛冷冻精液人工配种成功,产出杂交水牛3头。1982年黄牛冷冻精液人 工配种成功,产出杂交黄牛3头。

和平县部分年份猪、牛生产情况表(插图表,表6-9,P182)

3. 羊。

本县居民不习惯吃羊肉,因而养羊甚少。1958年县良种场引进少量萨能奶山羊、 胡羊、青山羊等品种,至1977年全县饲养量1 436头,其中古寨水西管区210头,大坝 镇五花嶂茶场223头。后因经济效益不高,至1985年仅剩下60多头。90年代后,随 着人们食物结构的改变,羊肉成了宾馆、餐厅的高档菜肴之一,羊的销路看好,养羊业又有所发展,至1995年,饲养量回升到350多头。其中热水镇从江西引进四川麻(山) 羊100头。彭寨镇聚史管区黄传来放养山羊50多头,为市场提供部分羔羊,成了小有 名气的养羊专业户。

4. 兔。

50年代初,民间有少数农户饲养肉用兔。60年代引进德系安哥拉长毛兔,兔毛市 场价格好,养兔业逐渐发展。1974年下车镇镇山管区屋背队养种兔25只,至1977年 发展到1119只,户平达48只,为社会提供种苗2 500多只。1978年上陵镇寨西管区农 民黄忠,饲养长毛兔14只,至1984年发展到213只,向国家交售兔毛150多公斤,为 社会提供种苗2 000多只,每年养兔收人上万元,成了本县首批万元户。1984年县成立 毛兔公司,从浙江引进安哥拉长毛兔一批,繁育种苗供应农民。至1985年全县养毛兔 1万多只。但1986年后兔毛滞销,价格下跌,毛兔养殖业遭淘汰。90年代后农户转向 养殖肉兔上市,1992年全县饲养量4 361只,以附城、大坝、青州、长塘等镇居多。 1995年饲养量无统计。

5. 其他品种饲养。

(1)狗。

民间素有养狗习惯。人们养狗多是为看家、防盗、打猎,但狗易得狂犬病,往往发 生伤人致死事故,阳明镇政府多次布告城镇禁养,农村多数农户也不敢养。但90年代 后因狗肉市价暴涨,一条二三十斤重的狗可卖得三四百元,农村养狗又多起来,并出现 了小批量〈20~30头)养狗的农户。全县饲养总量无统计。

(2)猫。

民间素有养猫的习惯。70年代后,由于一些吃鼠动物〔如蛇、猫头鹰)滥遭捕杀, 鼠害严重,普遍用药毒杀老鼠,家猫常因吃毒死的老鼠而二次中毒死亡,致使家猫锐 减,造成猫少鼠多的恶性循环。90年代后养猫捕鼠被人们所重视,1条猫仔上百元也买 来饲养,但饲养量无统计。品种均为本地家猫。

(3)野生动物驯养。

果子狸,肉味美,毛皮可制衣帽,被誉为头等山珍。90年代初,有些农民把果子 狸活捉带回家驯养繁殖。近几年每公斤市价100多元,一只果子狸可卖得三四百元。 1992年阳明镇城西居委会居民毛佛清、毛坤如分别创办果子狸养殖场,各饲养果子狸 三四十只。他们采用室内圈养,投喂玉米粉、麦皮、杂果、野果等饲料。母狸每年产仔 一胎,每胎产仔1~2只。每户均年纯收入三四万元。

农村还有农民圈养芒鼠、蛇等珍稀动物出售。

(二)家禽

本县农户饲养家禽,以鸡为主,鸭鹅次之;以放养居多,圈养的较少。

1. 品种。

(1)鸡。

分本地鸡、外来鸡两大类。本地鸡,以三黄鸡为主,因嘴黄、脚黄、毛色以黄为主 而得名。这种鸡属蛋肉兼用型,其特点是产蛋少且体型小。一般雌鸡1~1.5公斤,公鸡1.5~2公斤,阉鸡1.5—2.5公斤。此外,还有少量麻鸡和芦花鸡。本地鸡虽繁殖力 较弱,生长慢,但肉嫩味美,售价又比外来鸡高出60%以上,人们喜吃爱养。60年代 起先后引进来航、白洛克、AA鸡、九斤黄、仙居鸡、澳洲黑、红布罗斯鸡、石岐杂等 10多个品种。其中石岐杂因其具有三黄杂的风味,又有生长快的特点,全县已普遍饲 养。本县农民喜养阉鸡,每年秋冬季每户都饲养三、五只阉鸡,过春节时宰杀。

大坝镇农民养鸡场一角(有插图表,P184)

(2)鸭。
主要是和平土鸭(麻鸭〉,其次是引进的番鸭,以及由土鸭母与番鸭公杂交的泥鸭。 土鸭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产蛋较多的优点,饲养较为普遍。泥鸭、番鸭粗生快长, 70日龄体重可达1.5公斤,长塘、下车、贝墩、优胜等镇饲养较多。80年代始,先后 引进樱桃谷、狄高鸭等外国良种,虽具有体型大、生长快的特点,如狄高鸭,饲养40 天可长2.5公斤,但因其肉质粗,居民不喜吃而没有普遍饲养。

(3)鹅。

主要是本地鹅,其次是引进的清远鹅、潮汕狮头鹅及其与本地鹅杂交的后代。本地 鹅具有早熟、肉嫩、骨细和适应性强、觅食力强、食量小的优点,农民喜欢饲养。成年 公鹅体重4.5公斤左右,母鹅年产蛋约40只。

此外,火鸡、鸽、珍珠鸡等也有少量饲养。90年代初,鹌鹑、雉鸡、鹧鸪驯养成 功,已有少量饲养。1993年城西毛佛清在左坑饲养雉鸡上百只(其中母雉80只),年 产蛋约8 000多只,孵化雉鸡仔6 400多只,以5元/只出售,获毛利3.2万元,纯收入2 万元。

2. 饲养。

饲养家禽是农家的主要副业。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初,是农家吃用和换取盐 油火烛钱的主要来源,家家户户饲养一二十只。1978年后,农户把饲养家禽作为致富途径,涌现了一大批养禽专业户、重点户。如大坝镇在省、市、县的扶持下,办起了两 个“粤黄鸡”基地,养种鸡4 000多只,向社会提供种苗。现在“大坝鸡”已成为大坝 镇“一乡一品”的拳头产品,长年大批量供应市场。该镇农民王汉星1993~1995年每 年饲养种鸡2 500只、肉鸡近万只、孵化鸡苗8万只投放市场,每年纯收人10万多元。 1995年,全县年养鸡500只以上的有250多户,其中年养鸡1 000只以上的有50多户。 全县“三鸟”饲养量达238万只,农村户平近30只。

80年代前家禽均为各农户散养粗放,喂米糠和稻谷为主,饲养周期长〈半年以 上〉,经济效益低。80年代后,农户逐渐以少量全价颗粒饲料饲养,所有养鸡专业户全 部使用全价颗粒饲料饲养,饲养周期大大缩短〔3~4个月)。1993年前专业户饲养鸡多 采用笼养,鸡虽快长但肉粗味淡。1993年后,大坝镇的养鸡专业户利用山地放养,名 曰:“山地鸡”,肉质和味道几与农户散养的鸡无异,售价比笼养鸡提高30%~40%。 此法已在全县养鸡大户中推广。

3. 家禽种苗孵化。

家禽种苗孵化,传统的方法是各家各户利用就巢母禽孵化自养。随着养禽业的发 展,种苗需求量不断增大,80年代出现了一批孵化专业户。他们批量收购种蛋,利用 炒谷、煤油灯、电灯等作热能进行人工孵化。80年代后期已有些专业户利用现代化孵 化设备孵化种苗。彭寨镇红星管区刘仕杯,用这种办法每年孵化鸡、鸭种苗五六十万 只,在本县及邻县市场销售,年获利20余万元。

二、畜禽疫病防治

(一)主要疫病

经普查发现本县畜禽疫病有26种,其中以牛传染性胃肠炎、猪口蹄疫、猪瘟、猪 肺疫、猪弓型体病、猪链球菌病、鸡瘟、禽出败、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等较常见,危害性 较大。

1. 牛瘟、牛炭疽、牛传染性胃肠炎。

牛瘟、牛炭疽,新中国成立前曾发生过,新中国成立后得到控制。牛传染性胃肠 炎,牛虽易感染得病,但易治,死亡率不高。

2. 猪口蹄疫。

是烈性传染病。1984年3月,附城食品站猪仓和县食品公司猪仓从江西购入的猪 群中发现病猪15头,经处理,未扩散。1993年2月,东水镇由龙川四都传入此病,发 现病猪120多头,经及时处理,未扩散。

3. 猪瘟。

年年都有发生。1975年,东水镇一度流行,死猪300多头。此后,由于年年进行 猪瘟疫苗接种,猪瘟病基本得到控制。

4. 猪肺疫、猪弓形体病、猪链球菌病。

90年代后有散发性出现。浰源镇较常发生猪肺疫,公白镇较常发生猪弓形体病、猪链球菌病。

5. 鸡瘟、禽出败。

各镇常年不断散发性出现,危害性最大,不少农户年养鸡一两窝,每窝十五六只, 因鸡发瘟而无鸡过年。因各农户难以系统执行免疫程序,以致鸡瘟、禽出败迄今还未能 得到有效控制。养群鸡的专业户、重点户严格执行防疫程序:除鸡场、鸡舍、鸡食用具 经常消毒外,鸡1日龄用新城疫支苗等滴鸡眼;7~10日龄用新城疫II系或Ⅳ系疫苗滴 鸡眼或加倍量放入5%糖水(或0.2%脱脂奶粉水)让鸡饮食免疫,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12~17日龄注射含法氏囊病抗体的蛋黄液0.5毫升;22~23日龄注射大肠杆病灭能苗 0.5毫升;25~28日龄再饮一次新城疫Ⅳ系2倍量或肌注I系正常量;30~32日龄再 注射法氏囊病抗体的蛋黄液0.8毫升,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20克/千只鸡〉治百炎让 鸡饮食。因此很少发生鸡瘟和禽出败。

(二)疫病防治

1. 防疫组织。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有少数中兽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畜禽疫病防治。 1951年在县建设科内配备兽医干部2人。1955年成立县畜牧防治站,1956年在附城、 热水、下车、彭寨、林寨设立畜牧防治中心站,负责全县畜禽疫病防治工作。1957年, 县成立畜牧保险公司,1963年3月各镇建立畜牧兽医站,1975年各镇建立畜牧合作防 治制度,培养赤脚兽医192人。至1995年,全县畜牧兽医科技人员70人(县16人、 镇54人),其中畜牧兽医师2人,助师和技术员27人。

2. 防疫措施与制度。

1950年冬至1951年春,全县进行牛瘟防疫注射,牛瘟从此消失。1955年开始对 猪、鸡进行防疫注射。1964年开始实施每年两次(春秋季)一猪三针〔猪瘟、猪肺疫、 猪丹毒)注射,一年两次一鸡两针(新城疫、禽出败)注射。还开展一年一次狂犬疫苗 注射。1990年始实行防两瘟〈猪瘟、鸡瘟)注射等等。

1955年开始实行生猪检疫制度。1963年开始实行畜禽市场、上调、出口检疫制度。 1985年国务院颁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后,健全了市场肉品卫生、仔猪交易、调运 检疫等制度。1995年,肉品卫生检疫3.2万头,仔猪交易检疫2.6万头,调运检疫0.5 万头。

第二节 水产

本县因水面少、江河小,水产业处于落后状态,鱼产量相当少。1949年全县鱼塘 面积950亩,产量45吨,人年均不足半市斤鱼。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 政策后,农民有了选择种养的自主权,渔业生产才有了较大发展。1995年统计,全县 水面2.32万亩,可养殖面积1.057万亩(其中鱼塘8 550亩、山塘水库2 020亩),已养 殖面积1.02万亩,鱼产量1 292吨,人年均近3公斤。

一、水产品种

本县水产资源颇丰且品种繁杂,塘库放养的品种有鲢鱼、鳙鱼、鲩鱼、鲤鱼,还有 青鱼、鲮鱼、鲫鱼,也有自生自长的塘鲺鱼、泥鳅、黄鳝及其他杂鱼。60年代后,先 后引进的有非洲鲫鱼、罗非鱼、丰鲤、东北镜鲤、兴国红鲤。80年代引进埃及塘鲺鱼 及高档鱼种淡水白鲳、车尾鲴等。江河自繁品种有:团头鲂、黄尾、赤眼、鲶鱼、鲈 鱼、桂花鱼、鳖鱼、生鱼、乌龟、虾、蟹、蚌、螺、金鱼、蝴蝶鱼、五色鱼等。

二、水产养殖

(一)鱼苗繁殖

1957年前,县内所需鱼苗是从兴宁、南海、东莞等地采购鱼花经培育后,供应各 地鱼塘放养。
1957年后,县先后在阳明镇城西矮寨和彭寨、林寨兴办鱼苗场,计共38亩,每年 可培育鲢、鳙、鲩、鲤等鱼苗70~80万尾。1980年县鱼苗场杂交丰鲤成功。1985年扩 建鱼种塘20亩,建孵化池一套,人工孵化鲢、鳙、鲩鱼苗成功,每年可生产鱼花200 多万尾。80年代后,有些农民办起了鱼苗场。至1995年全县共有国营、个体鱼苗场20 个,面积共210亩,从业人员95人,年产鱼苗455万尾。

(二)成鱼生产

新中国成立前,成鱼主要靠鱼塘放养。1949年鱼产量45吨。新中国成立后,全县 筑起一批山塘水库,挖了一批鱼塘,使养鱼业逐渐发展,1978年全县鱼产量119吨。 1978年后,部分有经济头脑的农民,或承包集体的山塘水库养鱼,或挖塘养鱼。1995 年,全县鱼产量1292吨,比1978年增长了 12.4倍,塘鱼亩产量也由1978年前的30~ 50公斤增至180~200公斤。全县养鱼10亩水面以上的22户,5~10亩的有53户。养 鱼专业户注意因水制宜,采用合理混养密养,轮捕轮放,扩大复养水域,其鱼塘亩产普 遍达到400公斤以上。现在城镇市场每天均有鲜鱼上市,初步改变了吃鱼难的局面。

90年代以后,本县兴起网箱养鱼。河明亮电站水库从1992年起,设网箱132立方 米,放养淡水白鲳等4个高档品种,常年产量5 000公斤,产值15万元。

1992年人工繁殖珍珠蚌并接种珍珠成功,但没投入批量生产;同年人工孵化繁殖 水鱼(鳖)成功,部分专业户批量养殖,至1995年全县人工养殖水鱼1万多只。

三、捕捞

民间塘鱼逢节日用鱼网少量围捉,到春节前夕将塘水戽干,或捉大放小,或大小全 捉。近几年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以及市场意识的增强,养鱼农户多数采用较先进 的捕捞工具应市捕捞。水库放养的成鱼,多雇请外地专业人员捕捞。

江河鱼的捕捞,据民国七修县志记载:浰江流经之地操鱼业者约500人,年可获鱼 二三万斤。罾、网、数、罟〔数(cu)、罟(密网)〕等鱼具江边居民几乎无家不备。60 年代后,山林遭过量砍伐,河床淤积,河水日浅,加上农药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 染,炸鱼、电鱼、毒鱼等滥捕滥杀情况严重,江河鱼资源大减,一些名优品种(如鲶 鱼、石斑、甲鱼)瀕于绝迹,因此几乎无人专操江河捕捞业。

四、鱼病防治

本县鱼类常见病主要是烂鳃病〈乌头瘟)、赤皮病〈赤皮瘟〉、细菌性肠炎病、打印 病〔腐皮病)、水霉病、白皮病等传染性鱼病,以及侵袭性的鳃隐鞭虫病、口绦虫病、 草鱼绦虫病(干鳞病)等。

鱼病预防,一般是在年初放养前,用石灰、漂白粉、敌百虫等做好鱼塘和鱼苗的消 毒。放养后,平时用漂白粉、硫酸铜及硫酸亚铁等做好鱼塘和食物的消毒,以防细菌性 或寄生虫性鱼病的发生。90年代初曾采用预防接种疫苗的方法防止鱼病发生,因其操 作难度大些,未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鱼病治疗,民间常用桉树叶、大茶叶、羊角扭等青草药,扎成捆投放到鱼就食的附 近水域。近年来,养鱼专业户、重点户始采用鱼必康、鱼康、强氯精等鱼药治疗鱼病, 效果良好,无发生过大面积死鱼的现象。

和平县几个年份渔业生产情况表(插图表,表6-10,P188)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5-3 05:29 , Processed in 0.0192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