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 登录
和平社区 返回首页

东山三的个人空间 https://hyhp.net/?2210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第二十四编 体育

已有 176 次阅读2013-2-20 11:41 |个人分类:98年和平县志文字版| 体育, 县志

第一章 机构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56年10月以前,本县没有专设的体育管理行政机构,群众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
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前均由县督学局或教育局兼管,新中国成立初期则由文教科兼管。

1956年10月成立和平县体育运动委员会,由一名副县长兼任主任,副主任由一名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共青团和平县委员会、县政府办、县总工会、县文教科等领导兼任委员。县体委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1973年,县体委设立专职副主任,1988年9月,设专职主任,下设2个科。1985年开始,各镇群众体育运动由当地党委宣传委员分管,1993年7月教育局成立体卫股专管学校体育工作。

第二节 体育协会
'
(一)武术协会

1983年成立。成立时,县长受聘为名誉主席,设主席1人、委员16人。1984年
后,长塘、大坝、彭寨、贝墩、安坳、公白、下车、优胜、上陵、合水、粮溪等11个区相继成立基层武术协会。这些协会在继承传播祖国武术遗产,开展武术交流,促进本县武术事业发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1984年5月至12月,“武协”三次组织拳术师考核,有50名拳术师获得合格证书。

(二)老年人体育协会

成立于1984年。设名誉主席1人、主席1人、副主席6人、顾问7人。“老协”成
立后,经常开展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气功等活动。尤其是门球,曾进行多次比赛,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篮球协会

1964年成立。曾因人员变动,活动不正常而解散。1985年重新成立篮球协会,设
名誉主席1人、主席1人、副主席9人、顾问5人。“篮协”成立后,每年组织青少年篮球比赛3~4次以上,两年组织学生篮球比赛一次,每逢节日组织镇、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篮球比赛活动。

(四)田径协会

1964年成立,由于经费不足等诸多原因,不久即停止活动。1986年5月,重新成
立田径协会,设名誉主席1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顾问、委员6名。协会成立
后,鼓励各中小学开展田径活动,号召各镇中小学每年举办镇运动会或校运会,协助开好县田径运动会。

(五)足球球迷协会

成立于1989年4月。第一次代表大会于同年4月21日在县城举行,会上通过了
“和平县足球球迷协会章程”,选出了会长及秘书长,下设组织处、宣传处、总务处。在协会的带动下,县城青少年及学校足球活动空前活跃,除经常在县内组织比赛以外,有时还到外县进行友谊赛。

(六)乒乓球协会

成立于1989年12月23日。协会选出了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下设宣传技术辅
导组、竞赛组、财务组。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每年组织一至二次有相当规模的比赛活动。

(七)门球协会

本县门球协会于1994年10月成立,同年10月11日举行第一次大会,选出协会主
席、秘书长,下设技术辅导组、裁判组、竞赛组、财务组、场地器材组。每年组织县内3~4次比赛活动。1995年本县老人门球队参加河源市举办的老人门球比赛,获得第三名。

本县在60年代,还成立过象棋协会,但不久停止了活动。

第二章 学校体育

第一节 体育教学

民国初期,学校体育课以游戏为主。30年代后,篮球、排球、乒乓球及田径类项
目相继传入县内一些学校,体育课内容也相应增加。40年代,在初中及中心小学还开设童子军课,和平中学高中增设军训课,规定学生穿军训制服,按步兵操练各种基本动作。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课按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50年代初,和平中学首先学习苏联体育教学法,又叫四段轮换教学法。即每节课分“开始”(3~5分钟),“准备”(10~15分钟),“基本”(20~25分钟),“结束”(3~5分钟)等4部分进行。至50年代中期,苏联体育教学法推广到县内各中学及中心小学。在教学内容上,分为基本教材(体育基本知识、队形、队列、体操、跑、跳跃、投掷、技巧、撑竿跳高、单扛、双扛、篮球、排球、武术等)和选用教材(游戏、棍术、剑术等)两大部分。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3年起,教育局配备体育干部1人,至1993年7月起,教育局增设体卫股,专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至90年代后,各完中设立文体处,初级中学设立体育教研组负责体育工作。1987年起,初中升高中全省统考规定,体育课要作为一门学科参加升学考试,一开始以20%计入总分,参加中师、重点高中录取,后又以30%、50%计人总分,参加中师、重点高中录取,1995年以 30%计入总分,参与中师、中专、普通高中、技工、职业高中等各种学校的录取。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组成部分。各中小学校按教学计划规定,每周安排2节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复习巩固课堂所学,提高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另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体育标准的锻炼和测试。1954 年秋,和平中学首先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锻炼和测验。1956年,和平中学、 四联中学、浰东中学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为《劳卫制》〉。1964年国家体委又要求各地学校实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文化大革命”期间此“标准”停止执行。1979年,国家体委重新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各中小学全面施行。1982年国家体委与教育部首次修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各地加强实施。据1995年全县统计,适龄青少年2.0675万人,参加“标准”测试的有2.0079万人,占97.1%, 其中达标的有1.8730万人,占适龄人数90.6%,占测试人数的93.3%。

课外体育活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组织校运队举行校运会。各中学及有条件的小学按要求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校运会或镇小学运动会。另外,每年冬季还开展象征性的长跑活动,和平中学、四联中学、浰江中学从80年代以来长跑活动成绩较显著,被评为惠阳地区和县的先进单位。

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也促进了校与校、地区与地区的交流,增进友谊。早在民国31年〈1942〉5月和平中学篮球队,到连平、龙川、五华、兴宁、梅县等地进行友谊赛。同年,四联中学篮球队到龙川县车田、赤江、铁场和五华县企岭等中学及老隆师范学校进行交流活动。50年代以后,各中学及各镇小学走出校门与邻近学校,或邻县进行友谊比赛更为频繁。

第三节 业余体育班

本县举办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班始于1973年。按年龄、性别分为儿童班(9~12岁〉, 少年乙班〈13~15岁),少年甲班〔15~17岁〉。业余体育班主要训练项目是篮球、田径。 办班形式采用校办与场办。校办的体育班,学生训练、吃、住在学校,运动员服装、活动 经费、生活费补贴由县体委负责,教练员由学校和县体委选派,每周训练12~15小时。 场办的体育班,属县体委直接领导,不负责吃、住和文化课,其余与校办同。

1973年,四联中学举办田径业余训练班。1974年,和平中学、悧东中学开办了田 径业余训练班,参加训练有30多人。同年,县城阳明一小开办了场办的儿童、少年篮球业余训练班,男女运动员各14名。1977年,阳明一小又开办场办小足球业余训练班,男女运动员共40人,由于经验不足,女子小足球只办了半年而停办。同年,在附城公社新塘小学开设田径训练点,20个学生参加。1979年,有彭寨公社的马塘、墩史、聚史、红星、红卫等五所小学设立田径训练点,参加训练人数各达20人以上。1989年3月,成立射箭训练班,队员20人,专任教练1人。

这些业余体育训练班大多数能持之以恒,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四联中学田径业余训练班的黄育英,连续三年代表惠阳地区出席省运动会;和平县业余射箭队组建一年后就参加省第八次运动会比赛,男女队都分别获得省少年射箭比赛总分第五名。不但为本县争得了荣誉,也为上一级体育运动学校输送人才。1982年以后,各种业余体育训练班输送到省体育学校学习有12人;有3人考人广州体院;考人老隆、东莞师范体育班则有15人左右。

第四节 体育教师队伍

新中国成立前,体育教师极少,不成队伍。民国33年(1944),本县才有2名省体育专科学校毕业的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专业学校毕业分配来的教师逐年增加,体育教师队伍从无到有地壮大起来,素质也在提高,但还未能满足实际需要。据1985年统计,上级分配来的专业院校毕业生仅4人,老隆、东莞师范体育班毕业生48人,体育教师奇缺。全县34所中学有6所中学无专职体育教师,小学体育课绝大部分由非专业毕业教师兼任。1985年后,体育教师队伍状况没有多大改善,专业体育教师流失颇多。至1995年统计,本县中小学在职专任、兼职体育教师有382人,其中专业学校毕业的仅有58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15%,而体育本科毕业的仅有一人。本县有小学279所,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仅11人。近几年来,由于缺乏专业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水平不高,本县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中无一人能考上体育专业院校。为了解决体育专业教师的不足,县教育局分别于1993、1994两年委托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体育班代培80名学生。一、二年后,本县体育教师队伍,将有所充实。

第三章 群众体育

第一节 城镇体育

40年代,阳明镇成立过商会体育会,县政府有一支“南国篮球队”,县城群众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已相当普及。

新中国成立后,县城群众的体育活动空前活跃,各部、委、办、局普遍建立了篮球队、乒乓球队,购置体育器械;厂矿体育运动也积极开展,县总工会、电厂、农械厂 (今活塞厂)等设置篮球场、乒乓球室。1956年,开始筹建县人民体育场。至1969年县城篮球场由4个发展到8个。1960年统计,每年参加游泳、乒乓球、篮球、广播操等活动6万人次之多。另方面,各种群众体育组织纷纷成立。1960年8月至1964年, 县城先后成立了国防体育俱乐部和篮球、田径、乒乓球、象棋等协会。1965年5月, 惠阳地区第二届职工篮球锦标赛第一阶段和平赛区在阳明镇举行,本县女子队获得第三名。“文化大革命”初期,城镇群众体育活动转人低潮,70年代后才逐步恢复。县城男女青年篮球队曾赴连平县及江西省定南县等地进行友谊比赛。1979年冬,县城各单位掀起“新长征”象征性冬季长跑活动高潮,和平中学被地区评为长跑活动先进单位。1980年后,各系统业余篮球队成立,其中较突出的有商业、供销、粮食、邮电、银行、车站、公路工区等系统业余篮球队,并参加本系统竞赛。本县粮食系统篮球队在参加惠阳地区粮食系统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县邮电系统举办了首次系统运动会。随着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1985年后,县武术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足球球迷协会相继成立, 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也大大增加,除传统项目外,又增加了气功、桌球、太极拳、木兰拳、太极剑、门球、武术、健身操等,在城镇一个全民健身运动的高潮正在掀起。

第二节 乡村体育

新中国成立前,本县乡村常见的民间体育活动是武术和游泳,此外,是青少年打秋千、放风筝、滚铁环、踢毽子、登高等节令性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一般都是自发的。

武术派别很多,本县民间流传的多属于林家拳和邓家拳,还有陈家、卢家、何家、 李家、朱家、马家等十余家拳种;此外还有陈、颜两家之棍。林家拳以安坳九子塘为主,新中国成立前,林家曾立有读书、习武的族规,至今该村大部分男女青年都会拳术。

划龙船,是林寨镇石江管理区车头村黄姓船工从顺德学来的。清咸丰九年(1859), 林寨船工们成立了龙船会、龙船社,规定每年五月初五举行龙舟赛,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如此,热闹非凡。自从1958年后,因河水枯竭等诸多原因此项活动终于停止。

40年代初开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乡村有了球类活动,如林寨乡“林虎篮 球队”对当时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953年毛主席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后,本县乡村体育活 动得到了迅速发展,凡是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庄,都修建了篮球场。活动内容除了球类之外,还有棋类、游泳、拔河、体操等比赛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乡村体育运动处于无人过问状态,一些正常的体育竞赛活动被取消了。1972年周**总理视察广州二沙头体育基地给乡村体育活动带来了生机。同年9月,林寨公社兴井大队举行首届农民体育运动会,以生产队、学校及厂场为单位组队,运动员有360人,比赛项目有男、女篮球、兵乓球、拔河、爬山、男子排球等,为本县乡村开展体育活动树立了榜样。1974年10月,林寨公社男女排球队代表县参加惠阳地区少年男、女排球赛,获风格奖。1983年10月,在惠阳地区召开的农村体育工作会议上,彭寨、林寨两个公社对开展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经验作了发言,得到了与会者好评。

第四章 体育设施

明、清时代,县城东、西门外设有练习跑马、射箭及比武的场地,叫东较场、西较场,民国期间大型运动会均在此地举行。民国初期,学校有体育场地的不多,30年代后期,球类和田径项目传人本县,各中学及中心小学陆续建起了自己大小不等的体育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原有的场地已不能满足需要。1956年冬,县政府在阳明镇孔屋门前征地1.5340万平方米,兴建县人民体育场;1964年动工兴建灯光球场;1984年总工会兴建溜冰场;1992年冬开始,县政府计划筹资210万元在北楼岗兴建400米8条跑道的运动场,第二期工程于1995年已基本完工。目前,县内凡有条件的乡镇例如林寨、东水、热水、优胜、彭寨、古寨等都在镇府所在地附近建起了水泥篮球场。

新中国成立后,本县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建设发展较快。据1983年11月
对全县中学体育场地和设施普查,全县计有400米跑道田径场一个,200米跑道田径场13个,篮球场202个(具有灯光设备的2个),排球场12个。1988年后,县教育局又从学生中筹措体育设备费及得到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共获得资金738万元,投人学校的场地建设和器械设备配套,其中用于场地建设资金636万元。至1995年冬,全县各中小学200米以上田径场26个,其中400米田径场2个,300米田径场一个,250米田径场一个,其余为200米田径场。全县有篮球场221个、排球场7个、门球场2个。只有个别中学及部分小学体育场地还没有解决,或有待于完善。一般中学都有3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器材保管室。至1995年,全县已投人102万元用于各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使之达到了省二类标准。其配齐率为82%。

第五章 体育竞赛

第一节 县体育运动会

1957年元旦在和平中学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县运动会,各区、中学、县城
机关、企业团体、工商联、公安武装等单位组成13个代表队,运动员962人。比赛项目有篮球、兵乓球、田径、拔河、自行车等。但比赛成绩无档可査。第二届县运动会于1959年元旦在县城举行。参加比赛的有各公社、各中学、县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组成代表团,运动员1200人。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射击、马拉松跑、 田径等。和平中学获得田径团体总分第一名,有12名男运动员、2名女运动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1984年国庆节在县城举行第三届县运动会,参加的有28个代表团, 运动员1 550人。比赛项目有:男女篮球、男子排球、男女乒乓球、男子自行车、田径、 武术等。有6人在9个项目中打破了县纪录。

第二节 县中小学生运动会

民国2年(1913〉,县劝学所在县城组织首届学生运动会。民国8年10月,由劝学 所和各校负责人主持在县西较场举行第二届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1895人参加,分竞技、团体两类进行。民国21年元旦,在县城举行第三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民国30年10月和民国33年10月分别举行了第四、五届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民国时期最后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是于民国35年元旦在县城西较场举行,参加人数850人,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田径。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生运动会都以田径竞赛为主,首届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于1958年6月在县城举行,参加有6所中学和17个乡小学代表队,运动员514人。运动会取得较好成绩,其中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的有5人。第二届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于1973年6月在县城举行,有13个代表队,377人参加。自第二届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后,基本上每隔一年就举行一次,1974~ 1994年举行过10次运动会,每届运动会都有打破县、市纪录的成绩,最好的是1994年第10届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有15人次打破8项市、县纪录。

第三节 参加地区、市运动会比赛

1959年2月,县选拔48名运动员参加韶关地区第一届田径运动会,本县以91.5 分成绩获得团体总分第6名,有13名运动员参赛成绩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1972年 5月,本县16名运动员参加惠阳地区田径运动会,有10人获得名次,其中陈裕光以 5米成绩获得男子少年组跳远第一名。1973年10月,惠阳地区举行少年田径运动会, 本县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同年10月,在惠阳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本县黄育英获得200米、400米、800米跑第一名,其中400米跑成绩1分4秒4、800米跑成绩2分30秒9,打破地区纪录。1975年9月,惠阳地区六县一社儿童田径运动会在本县四联中学举行,本县获得少年男子团体总分第五名;少年女子获得团体第七名; 儿童男子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儿童女子获得团体总分第六名。1977~1986年惠阳地区举行四次中小学生运动会,本县参赛运动员获良好成绩,其中1986年8月,在惠阳地区儿童田径分龄赛中,本县获得A组第六名,B组第五名。1989年5月,在河源市首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本县获得团体第三名,有3人破4项市纪录,高中组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1993年6月,本县11人参加河源市少年田径锦标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取得9个单项第一名。

第四节 参加省以上运动会比赛

50年代,本县曾组队分别参加1956年广东省第一届少年田径运动会和1957年的
广东省第一届运动会,都取得一定的成绩。60年代以后,本县选拔出优秀运动员参加地区、市的组队,以地区、市运动队的名义参加省或省以上的运动会。由于本县的运动员多来自贫困农村,有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勇于拼搏,敢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94年“远南”(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银牌得主黄培先就是其中一个。黄培先1968年出生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2岁时屁股生了一个大瘤,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入院治疗,造成肢疾。小学毕业后,无钱继续升学,只好跟别人学做木匠。但他身残志不残,在做木匠过程中,充分利用上肢优势弥补下肢残疾的缺陷。他做了两个百来斤重的大沙包,一个吊着练拳击,一个背着爬楼梯,坚持天天锻炼,臂力过人,连四肢健全的同年人都无法与其比较。县残联及县体委得到大坝镇府的推荐,与省体委和省残联联系,并作出集训安排。经过集训,在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48公斤级力举第三名。1993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土地杯”和“九州杯”残疾人选拔赛中,获得了男子48公斤级力举第一名。1994年9月举行的“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荣获52公斤级力举的银牌。1995年8月,在广东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48公斤力举第一名。

和平县参加省以上运动会获奖名录(有图表,P646)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 册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5-2 22:19 , Processed in 0.0119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