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08|回复: 0

[新闻速报] 心绘乡愁·荻画故园·记曾春雷的绘画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31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江第一儒林 于 2017-7-31 19:51 编辑

绘乡愁·荻画故园·记曾春雷的绘画作品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有着“东江第一儒林”之称的和平县彭寨镇墩头古村梅园书屋后继有人。7月,由和平彭寨墩头村曾春雷创作的工笔画《墩头古村· 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梅园书屋首次 “空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受到了众多书画爱好者的欢迎。


  据悉,该工笔画全长 2.3米,高1.2米,历时多月时间创作完成。著名工笔艺术大家苏百均观展后认为,该画用远古的色彩,将墩头古村描绘得很有感觉,构图恢宏、气势大,在色彩、材料运用等各方面都非常娴熟到位,达到了很高的艺术要求。


  据了解,从小受到“梅园书屋”耕读传家思想熏陶的曾春雷,小时候就很想把养育自已,生活经年的粤北九连山城“和平乡村”,与画者的心得体会,融进美丽的画卷中。为了画好故乡,他用一切可以亲近家乡的机会,回到粤北和平山城,用心的去了解,读懂家乡的一景一物;墩头古村的历史建筑与人文历史底蕴就像慈祥、和蔼的母亲般呵护着身边和游学远行的人,在这里,回忆、捡回童真和亲情;耳濡目染的墩头蓝织染歌谣俚音,聆听村中每位长者老人,用朴素古老纯真的乡音,吟唱讲述世代相传的村史传奇故事、古今趣话。

  怀揣乡愁往念,缓下恋梅思绪,行走在古墙屋檐下,更有一点婉惜,穿厅过巷,不管风雨,追逐易逝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三十多年过去,当对墩头古村了解的透彻之时,日新月异,她也在慢慢变老,但她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依然丰满,风姿犹在。

  二十多年来《墩头古村·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作者曾春雷,一直执着的追求,以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坚守一贯信念,守望,保护古村客家古建筑、挖掘省级非遗墩头蓝传统技艺和客家墩头蓝山歌民谣唱腔调式音乐、民俗美食,保护古村、书法、绘画艺术等百年文物。一心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深入农村基层引导群众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墩头古村,是一个传统村落,现为广东省级古村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织染传承基地及发祥地,东江源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隶属于和平县彭寨镇彭镇管理区,距和平县城2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位于彭寨镇中部,属丘陵地貌,彭寨河自北往南在盆地中央蜿蜒流过,沿河两岸是宽阔肥沃的稻田。因该村庄围绕在两边稻田中间的土墩上规划有序建设发展,从而得名墩头村,因家家户户以织染手工业为业,历来有“墩头蓝织染之乡”的美誉。

  墩头村坐北朝南,背靠元宝山,右连笔架峰,依山临水,非常宜居。因此,自新石器时期以来,墩头村就是人类聚落地。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墩头村大丘面山上发现了新石器晚期遗址和汉、晋、隋、唐、宋代砖室墓13座,出土珍贵文物数百件。 民国三十二年版《和平县志·人民志》载:“曾松,明朝人,从大湖田迁彭寨乡大岭厦落居,嗣孙分居大岭厦、新兴围、墩头。”自古以来墩头村的先人们在落居时以:“素、敦、古”三字为立村之精神、要义。素:既是朴素,素雅,简朴,节俭,以素为贵,素是禅的精神,更是一种意境,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敦:既敦厚,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有宽博的胸怀,要脚踏实地,要厚道,要有仁德。古:既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还璞还淳,宁朴勿华,宁简勿奢,宁拙勿巧,保持先秦时期原始生态、俭朴、真实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在学习文化上,在提倡学习上古时代与先秦文化的同时更要着力学习研究秦以后的汉,三国,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几个朝代最繁荣、鼎盛的文化,做一个织染耕读持家的读书人的生活 。


  墩头村物产丰茂,村民耕读传承。早在300多年前在梅园书屋掌教的梅园老师就提出了【学术兼经济】这一论述,并在现实生活中与村人、学生、子弟践行,弘扬。村内的客家建筑与村内遗留的书画都遵循了“素、敦、古”三字为精神、要义,具有上古朴素、儒学之精神,禅境之美,大方又不失典雅,简朴中又有着强烈的形式美感与构成美,每处建筑非常注重建筑与书画艺术空间的融合,又均容且在“素”的精神之内,整个建筑群带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痕迹。

  至今仍保留着明初以来传统的村庄格局、古建筑与民俗风情。现存的古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筑以土木砖瓦,外围相对封闭,内部户户相连,出入共用大屋正门或水门,屋内小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对内方便联系,对外则便于防御。为了在织染中有充足的采光度,建筑师傅们借助了自然物理采光科学,使整个村落建筑空间采光的设计更加严谨、科学,让墩头古村的厅堂与石街采光度更加宽大、明亮。古建筑中轴线贯穿主体,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布局讲究左右对称,兼有围龙屋、堂横屋的特点,整个村落民居建筑都用古人最为看重的“德行”来命名:如敦厚围、崇德第、宣德第、怀德居、育德居、德兴居、宁俭居、、安敦居、三省家风等,主要建筑还有外翰第、安贞居炮楼、奉政第、儒林第、明清宗祠、黄猄社桥、华表古街商贸民居、古塔等。

                                                           
  相关文献史料记载:明朝中、末时期曾传、曾继武、曾官大、曾巽、曾伴禹等数位贤达在“梅园书屋”执教,书院已享有名声,明朝邑候吴公赠旌匾“首倡斯文”,明朝吴邑候讳思穆赠旌匾“凤毛济美”,清邑县令尹公赠匾“家传诗礼”。 在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由梅园老师(姓名:曾克常,字:敦五;别号:梅园),在梅园书屋主教,振锋者五十余年,振起儒林。因梅园老师执教有方,教绩显著,逝世后,被广东学政万承风追赞为:“东江第一儒林”,并亲自向朝廷请赐“第一儒林”旌匾,以示褒奖。广州府龙门县令师保元赠旌匾:“名德流徽”,张俭赠旌匾:“九代书香”。
                                                               
  据考证,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是当地学子、黎民百姓及江西福建近邻学子启蒙劝学,研读经子史集,治学习艺的地方。繁盛时期,各地各姓门生前后多达1000余人。为国家及岭南各州、府、县输送各类人才,或进士及第、举人、拔贡、副榜、岁贡而为教谕,或为分府理盐务等等,人才济济,梅园书屋因文化教育出色的作为,得到时政与社会的肯定,确定了其在东江流域,明、清时期文化教育的最高地位。

  根据文献史料及老一辈管理者口述:解放前自清朝嘉庆七年梅园老师仙逝以来至解放后,每逢节日无论男女老少,妇孺幼童,城镇四乡八邻的各姓乡人、梅园书屋各姓学生都会携带供品前来瞻仰、拜祭梅园老师。 他们认为在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的梅园老师画像前拜一拜或行叩首礼能让自己学业精进、鱼跃龙门。

  一千多年的时光沉淀,形成了中国·墩头蓝--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系列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方侧影,见证了广东文化教育的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岭南文化一脉,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本地文化的典范。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经历变革洗礼,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幸运的是本地历代乡贤都在努力弘扬和尽力维护,使得东江第一儒林·梅园书屋依然俊雅,旧貌尚存,大浪淘沙,梅园书屋依然屹立东江流域之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 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4-20 22:05 , Processed in 0.01682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