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社区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8|回复: 1

[转帖] 河南杞县被传"核泄漏" 宣传部称没必要公开信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4 10: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07月21日 07: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谁会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从安全温馨的家乡逃到外地呢?

  7月17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众多居民离开家园逃往外地。据当地人说,当晚杞县城里大有“十室九空”之势。“那会儿出县城的路上堵得动不了。大客车、小汽车、面包车、摩托车、三轮车,还有随处可见的拖拉机,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逃难’队伍,交警劝都劝不住。”亲身体验了“逃亡”过程的杞县居民李强(化名)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当时的情景好像是美国大片中的灾难镜头一样,但不同的是,仓皇出逃的居民身后既没有天灾,也没有怪兽。

  谣言有核爆炸般的影响

  “大家都传言说杞县核泄漏了,特别危险,没准还会爆炸。我看大家都跑了,我们一家七口就也跑出来了。”7月17日傍晚,一位自称是杞县居民的群众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一个多月前,杞县的确发生了一件与辐射有关的事件。

  事件的主角是1997年成立的杞县利民辐照厂(以下简称辐照厂),这家企业的业务是,用钴-60对方便面调料包、辣椒粉、中药材、大蒜等进行辐照灭菌。据了解,该类装置的放射源通常被放在墙壁厚达2米的水井辐照室内,进行辐照加工时,通过远程控制将放射源从水井中提出,用完后再放回。

  6月7日,辐照厂的辐照装置在运行中货物意外倒塌,压住了放射源保护罩,并使其发生倾斜,导致钴-60放射源卡住,不能正常回到水井中的安全位置。换句话说,辐射源只能一直处于辐照工作状态。

  6月14日15时,辐照室内接受辐照加工的辣椒粉由于放射源的长时间照射,温度过高自燃。在消防及环保部门采取灌注水等措施后,引燃物于当晚24时得到控制。

  7月12日,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情况:安全无事,正在处理。

  据《中国青年报》7月17日报道,环保部称,发生卡源事故时,由于没有人在辐照室内,事件未造**员误照和辐射伤害。由于工业辐照用钴-60属于固体密封源,事件中放射源的不锈钢双层外壳没有遭到直接外力打击,包壳内的放射性物质没有泄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按国家对辐照事故的分级管理规定,本次卡源不属于辐射事故,是辐射工作单位的运行事件。

  环保部17日公告说,一个月前发生在河南省杞县的放射源卡源事件并未造成环境污染及人员伤害。此外,环保部还解释说,目前专家正在论证如何把放射源收回到安全水井内,事件不会进一步恶化。

  记者18日从杞县电视台的节目中了解到,18日下午在辐照厂外检测到的数据显示,周边环境辐射剂量率为0.12μgy/h(河南省环境天然辐射剂量率平均值为0.134μgy/h),放射源至今处于安全状态。

  从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所谓的“核事件”并不会对杞县居民产生影响,但为何在7月17日,杞县居民却像县城里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一样,仓皇出逃呢?

  30公里的路开了6个小时的车

  7月18日晚,杞县居民李强对记者讲述了他的“逃难”经过。

  7月17日下午3时许,李强正在上班,突然有亲戚给他打电话说,前阵子出事的辐照厂要爆炸了,专家带来的排险机器人都被烧化了。他乍一听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转念一想这一个月来关于“核泄露”的传言,觉得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等到了大街上一看,李强这才着了急,“我从金城大街走过的时候,看到出县的那几个路口堵车堵得厉害,街上的店铺都关门了。我赶紧给家里打电话,打了五六次都打不通。我就想,坏了,没准是真的。”

  “快跑啊,要核爆炸了!”“辐射到了会断子绝孙的!”……

  一路上,各种各样的传言充斥着人们的口耳。

  路过汽车站,李强听到有人叫卖车票,“80元到开封,快没座了啊!”李强一皱眉头,这车票平日才10块钱啊。

  到了家里,李强连忙打开电视,想看一下县政府是怎么说的,结果他失望了。和一个多月前辐照厂出事的时候一样,电视上没有任何官方信息。

  李强终于下了逃走的决心,他没有拿多余的行李,只是带上了一家老小。李强踏上了出逃路。

  一出家门,李强看到城西出县的路更堵了,和李强一样,都是匆忙中不带任何行李的人。当机立断,李强掉转三轮车车头开往城东,在环城路上,他发现到处都是准备出城的拖拉机、三轮车。

  下午5时许,李强一家逃到了刑口转盘,车多得走不动了,这时李强收到了县政府发的短信:不要听信谣言,一切安全。同时,路口的交警也在边疏通边劝群众返回,但“很少有人停下折回去”。李强有些怀疑,他想打电话给县里的同事,可是由于信号拥堵,一直打不通。

  晚上7时左右,李强终于到了杞县与睢县的交界处,这时又发生了堵车。李强下车去商店买了些矿泉水,在与店老板交谈中才知道:原来县里有小轿车的早在下午3时许就已经通过这里了,怪不得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农用车。

  晚9时,李强终于“挪”到了睢县县城,30公里的路整整开了6个小时的车。在睢县县城广场,只见遍地全是老乡,由于跑出来的杞县人太多,旅馆全都爆满,李强一家只好露宿街头。这时李强同事的电话终于通了,县城的同事告诉他,“县里静悄悄的。”

  到底有多少杞县人跑了出来?李强不知道,县委宣传部也不知道。据《开封日报》报道,当时张贴了2000多张公告,紧急印了宣传页1万多份,启动了591个村的广播宣传,甚至开封市的一位干部就从杞县群众“出逃”的主要道路之一——106国道上的某段带回了满载着群众的147辆农用车。
一窝蜂地跑了,又一窝蜂地回来

  7月1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驱车前往事发地。在从开封市前往杞县的路上,不少群众坐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进进出出。

  下午5时整,记者行至距杞县县城10公里的地方,发现这条进县干道上堵了个水泄不通,情景与李强所叙述的一样,只是方向变反了。

  “您这是准备去哪儿啊?”记者下车与一辆载满了男女老少的三轮车司机攀谈起来。  

  “回家呗,昨天下午听有人说那个辐照厂要爆炸,我们就跟着人流跑出来了。昨天晚上又听政府说没事,就又回来了。”三轮车司机回答道,“不回来也不行啊,跑的时候什么都没带,跑到外面又没有住的地方,只能和老乡一起露宿街头。”

  “在这道上堵着的大多都是昨天逃出来的居民吗?”

  “很多都是。当时感觉一个县的人都跑出来了,所以大家回来时才这么堵。”三轮车司机说,“其实今天凌晨就有不少人回来了,县里领导出面劝大家回来,电台、电视台也24小时循环播出‘安民告示’,不少人就都回来了。”

  当然,路上也不全是“满载而归”的杞县居民。一辆半空的面包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们是来杞县接人的,这已经是第四趟了。当问及为什么时,他回答:“这个县的人全完了,辐射得断子绝孙了,吸口气都会中毒,赶紧把亲戚接走还有救!”

  “你就瞎说吧,开封市里都说了,没事。”旁边一位出租车司机接话道。

  “你自己不也是来接人的吗?”面包车司机指着出租车内空空如也的座位说。

  “我是来赚钱的,杞县人打电话叫我来的。”出租车司机说,“从昨天到现在我跑了6趟了,但我从没信过谣言。”

  过了15分钟,车队刚往前移动了两个车身,不远处的对面,开来了一辆标着“开封-杞县”的客车,但也被堵得动不了。记者穿过堵塞的道路来到客车前,发现车上仍然坐满了人,其中小孩居多。

  客车司机告诉记者,今天坐车的人虽然少了,但还是有杞县人想出去。很多杞县人害怕“断子绝孙”,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出来了。现在的情景是,“大人往里走,小孩往外流。”

  当问及前面堵车有多远的时候,客车司机告诉记者,堵得挺远的,主要是前面修路,而且杞县人“有出的又有进的,大家挤在了一起”。

  无奈之下记者只好绕道,途经仇楼镇时,路边百货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昨天是一窝蜂地向外跑,今天是一窝蜂地回来,“倒是让我们的生意好了不少。”

  18日晚5时到9时,记者途经开封市、开封县、兰考县,当地人均反映17日夜有许多杞县人逃到当地露宿街头。

  晚10时,记者抵达杞县,县城中不时有警车巡逻。

  19日早8时,记者在杞县长途汽车站看到,仍有一些群众将自己的小孩送往外地。县城内社会秩序正常,一大半店铺已开门营业。辐照厂门外有围观人群,周围行人也没有避讳从辐照厂门前经过。

  宣传部:一开始没必要公开信息

  为何事件发生1个月,政府都不公开?

  杞县县委宣传部长王清芝对记者解释说:“从6月7日凌晨卡源事故发生开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通报了上级有关部门。上级部门反应也非常迅速,于事发当日上午就派相关人员前来了解情况,最终上级环境部门认定,没有危险。既然没有危险,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去小题大做,也不用一开始就大张旗鼓地公布信息。就好比一个人身体没有病,那还用得着大喊‘我没病’吗?而且政府从始至终就没封锁过消息。”

  而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杞县金城路采访的一些居民却有不同的看法:“县政府是关心这事,上级领导也关心这事,难道我们老百姓就不关心这事了吗?县政府知道没事,上级领导也知道没事,但我们老百姓就不该知道没事吗?光顾着通报上级了,怎么就不能及时通知一下百姓呢?”

  为何到一个多月后又公布了消息呢?

  “那是因为当时(7月10日)网上出现了很多造谣的帖子,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响,开封市就紧急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王部长回答说。

  记者问:“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这些帖子就不公开信息呢?”

  “刚才说过了,没事当然不用了。”

  “您认为导致杞县居民逃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记者问。

  “自然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传播的谣言,现在政府正在积极追查源头。”
并非“杞人忧天”

  在王部长的叙述中,谣言是这次大规模逃离事件的罪魁祸首。

  李强却不大认同这个说法:“谣言到处都有,但一般没什么人信。是什么使得杞县人轻信谣言呢?我觉得这才是根本原因。”

  7月18日,把老人孩子都送到外地的李强回到了杞县县城,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他说:“我有很多话不吐不快。”  

  “出事后政府也不表个态,直到一个多月后才开了场新闻发布会。你说老百姓能不起疑心吗?是政府隐瞒真实情况,才导致老百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李强说,从6月初到现在,杞县人的心一直在坐“过山车”。

  “6月初辐照厂出事故以后,很快就满城皆知了,大家心里挺不安的,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逃出了杞县,不久后也回来了。”李强回忆道,本来民众对政府还是比较信任的,所以一开始,谣言并没有市场。

  直到6月中旬辐照厂内的货物自燃引发大火后,大部分杞县人才真正开始害怕起来。“辐射产生了大火!一听这事,大家就慌了。那时人们都等着政府开口呢,谁知等了一个月,政府一直沉默。”

  随后,一种传言逐渐让李强更加不安了起来,“政府公开说没事,那可能是真没事,要是政府不说话,那就是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了!”

  到7月10日之前,“辐射外泄”、“断子绝孙”、“核爆炸”等说法一直在杞县居民间传播,一部分有条件的居民把家里的小孩送到了外地。

  7月10日,李强上网时无意中发现,网上有帖子称杞县发生了“核泄漏”,“这回政府总该作个回应了吧。”他心想。但事与愿违,11日他再上网时发现,各大贴吧关于杞县“核泄漏”的帖子全被删除了。“难道真的是政府封锁了消息?”抱有这个想法的,不止他一个人。

  在记者采访县委宣传部时,王部长否认了政府与删帖有关的传言。

  7月12日下午,开封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辐照厂卡源故障出现以来的处置情况。“要是真没事,为何过了一个多月才告诉我们呢?不过既然政府说了没事,那就应该没事吧。”长时间的信息空白使得李强产生了矛盾。

  “为什么要逃走,为什么会听信谣言?”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提问,李强想都没想就答道:“因为我们不大信任上头说的话了呗!他们7月12日开会说没事,假如我们完全相信的话,那也不会一有谣言大家就跑了。”

  对此观点,王部长表示并不认同。“新闻发布会起到了很积极的效果,怎么能说百姓不信?”

  记者问李强:“那你为什么后来又相信政府的话,回来了?”

  一阵沉默后,李强说:“我也很矛盾。以前我也是挺信政府的,但是看到很多地方出了瞒报事故,我心里就没谱了。这次政府又是拖了一个多月才公布信息,我就对政府的话将信将疑。不过这两天领导们、专家们都站出来说话了,应该不假了吧。但是我又怕有事,就把老人孩子留在外面了。”

  他顿了顿,说:“我感觉,信息一公开,政府就开始逐渐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但老实说,我现在还不知道该相信谁。” (记者 王帝)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南杞县核泄漏谣言致民众大批出走始末
http://news.QQ.com  2009年07月23日02:04   法制网-法制日报

从发生放射源事故到民众大批出走

政府一个月没有公开信息


“当时,我熟悉的人都在往外跑。平时坐公共汽车到郑州,最多也就20元,如果讨价还价,还能少不少,那天,到郑州每人100元,不还价……”7月21日,回想起“逃难”时的情形,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居民张军(化名)依然流露出无奈的表情。
张军说,7月17日,杞县不少人往外跑,都在传着“杞县核泄漏了,人一碰到就得怪病,治不好,可能要爆炸”之类的话。他看到,路上都是车,有大客车、小汽车,还有拖拉机,上面都是人。

让杞县居民“逃难”的诱因,是一个被当地政府认定为“谣言”的传言,但这个谣言与一个多月前发生的一起与辐射相关的事件有关。

事故真相

放射源并没有泄漏

据了解,6月7日凌晨2时,杞县利民辐照厂在完成辐照辣椒粉作业后,进行降源时,因货物落在存放放射盒的铅井口上,导致装有放射源钴60的放射盒无法正常回到铅井内,结果使得放射源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之中。

记者了解到,杞县利民辐照厂是1997年成立的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用钴60对方便面调料包、辣椒粉、中药材、大蒜等进行辐照灭菌,该厂持有环保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通常情况下,放射源被放在墙壁厚达两米的水井辐照室内,进行辐照加工时,通过远程控制将放射源从水井中提出,用完后再放回。

6月14日15时许,辐照室内接受辐照加工的辣椒粉由于放射源的长时间照射,温度过高自燃。在消防及环保部门采取灌注水等措施后,引燃物于当晚24时得到控制。

6月15日,环保部核安全司放射源处及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派出专家组赶到现场指导,此后西南科技大学编制出“机器人降源处置方案”,待专家评审论证并报经环保部审批后,即可开始处置。

事故发生后,利民辐照厂厂长王世强一直在厂里居住,他认为放射源没有泄漏,安全绝对没有问题。他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因为辐射温度过高导致货物发焦,但即使是1300℃的环境,放射源也是安全的。

“等机器人来了,把放射源放回去,就解决了。”王世强希望平息社会上的谣言。

政府沉默

群众误解纷纷“逃难”

杞县有关负责人说,事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在第一时间通报了上级有关部门。上级部门反应也非常迅速,于事发当日上午就派相关人员前来了解情况,最终上级环境部门认定,没有危险。既然没有危险,也就没有必要去小题大做,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公布信息。

对当地政府的这种态度,不少群众并不认可,“领导知道没有危险,可我们老百姓不知道呀!为什么不能向群众进行说明呢?”

“杞县核泄漏了,特别危险,没准还会爆炸。”“快跑啊,要核爆炸了!”“辐射到了会断子绝孙的!”……令当地政府想不到的是,事故发生不久,与此有关的谣言不仅在群众中愈传愈烈,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很多造谣的帖子。

“现在科学家已经没有办法了,许多外国的科学家都过来了,可还只是坐以待毙!都没有招了,有些科学家来到后,看到没有办法弄好,都吓的饭都不敢吃,当天来当天坐飞机走!生怕核气传到他们身上……”7月14日,互联网上的这个帖子把杞县人原本焦虑的心彻底搞乱了。更为严重的是,7月17日,许多群众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

据当地人介绍,当晚杞县城里大有“十室九空”之势,出县城的路上堵得动不了,到处都是车,车上都挤满了人。

张军说,当天下午,有亲戚给他打电话说:“前阵子出事的辐照厂要爆炸了,专家带来的排险机器人都被烧化了。我也不相信,但万一是真的,后悔都晚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出去躲躲吧。”

在这种心理下,他开始外出找车。出了家门,他才发现大街上都是车和人,出县的几个路口堵得厉害,街上的不少店铺也关门了。再给亲朋好友打电话,但打了多次也打不通,总是线路忙。

“这时,我才真的害怕了。我回到家里,把值钱的东西简单收拾一下,就带着家里人出来了。”张军说,在县汽车站,平时10元钱到开封的车票涨到了80元,到郑州100元。公共汽车好不容易出了城,但路上车太多,就堵在转盘处,他决定先到邻近的商丘市睢县亲戚家躲躲。

“下午5点多,我的手机收到了县政府发来的‘不要听信谣言,一切安全’的信息,但不少人还是半信半疑。”张军说,他们到达睢县县城时,旅馆全都爆满,基本上住的都是杞县人,有些住不上旅馆的,只好在街头露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杞县周围的开封市、开封县、兰考县、民权县等地,7月17日晚上都有不少杞县人露宿街头“避难”。当晚,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对此事提出明确要求,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秦玉海连夜赴杞县指挥处置。

信息公开

原来是虚惊一场

“政府并没有想封锁消息!”杞县县委有关负责人说,7月12日下午,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杞县利民辐照厂放射源故障出现以来的处置情况,环保部专家认为河南省有关部门措施得力,放射源没有发生任何泄漏,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也没有任何人受到辐射伤害,确保了放射源处于安全状态。

此时,距事故发生之时已逾一个月时间,杞县官方的说法很难让人认同。

7月16日,国家环保部指派核安全司核技术管理处处长带领专家及机器人赶赴杞县利民辐照厂,目的是利用机器人进一步摸清放射室内的详细情况,为制定完善“机器人降源方案”提供技术支持。7月17日上午,遥控机器人进入辐照室内探查情况,以便制定维修方案。

“7月17日当天,机器人开始实施降源处置预案,中午有人发帖,称放射源会引发爆炸,这个消息对群众的心理再次产生了影响。当日下午,杞县县委、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动员乡里的干部到各村劝阻群众,做好解释工作。”杞县县委有关负责人说。

17日下午,杞县政府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大家通报情况,当晚9时,杞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再次澄清事实真相。

据介绍,7月17日晚,开封市公安机关对造谣者立案侦查,迅速查清了谣言源头及传播途径,抓获了5名造谣者。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7月14日,开封居民张某从一家网站论坛上转发一个帖子。7月18日,公安机关将造谣者张某抓获。张某承认,他本人在并不知道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就转发了帖子,表示十分后悔。7月18日,公安机关以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将张某刑事拘留,另外4名传播虚假信息者分别被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处罚。

7月18日,外出“避难”的杞县人知道事实真相后,开始返乡。不少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8日傍晚,急于返回家乡的杞县人堵在了杞县与开封县交界处,把进县干道堵了个水泄不通。”

“当时听有人说辐照厂要爆炸,我们就跟着跑出来了。后来听政府说没事,就又回来了。杞县毕竟是自己的家乡啊!没有危险谁愿意往外跑?原来是虚惊一场!要是政府早点说没事就好了,不管出现什么情况,老百姓最相信的还是政府。”一个居民对记者说。

记者观察

如何让公众第一时间获得权威信息?

一起并不复杂的事故,却演变成一次大规模的“逃难”事件。不少人认为,谣言是这起事件的罪魁祸首。

也有不少人告诉记者,6月初,辐照厂出事故以后,几乎全城人都知道,大家心里惶惶不安,到处打听有没有危险。人们传来传去,话题就一个,就是泄露以后的危险。后来,越传越邪乎。政府也没有及时辟谣,大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们向记者证实,直到6月中旬,辐照厂内的货物自燃引发大火后,大部分杞县人才真正开始害怕起来,有的开始外出躲避,一部分有条件的居民开始把家里的小孩送到外地。

他们中的不少人上网时,发现网上有帖子称杞县发生了“核泄漏”,再上网时,帖子又全被删除了,他们开始怀疑政府封锁了消息。

“谣言就是未经证实的信息。如果证实,谣言也就不叫谣言了,成了真相,或者在真相面前湮灭。杞县‘核泄漏’这个漏洞颇多的谣言,竟然以讹传讹,在当地造成如此大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好好反思的事情。虽然现在谣言已经得到了平息,但通过这件事,却给我们的政府部门提了个醒:到底该如何应对突然爆发的谣言?”郑州大学一位学者说。

“谣言有一个公式,即谣言等于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在这一公式里,谣言的产生和效应,跟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在两个变量中,只要任何一方趋近于零,谣言也就不会存在。”这位学者认为,谣言止于公开,自然是越早越好,如果能把谣言消弭于萌芽状态最好不过,公开完全可以消除事件的模糊性,从而让谣言失去存在的基础。

河南一位法律界人士认为,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义务,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以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该条例最根本的突破,就是把信息公开变成政府的法定义务。政府信息公开相对于我们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治理理念来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条例规定,如有影响稳定或者是不全面、虚假的消息,政府应发布及时准确的消息来澄清。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共管理和危机处理的范畴。”这位法律界人士认为,从政府危机处理来说,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法律的需求增加,权利主体意识提高,应更加知道信息公开的重要性,让公众有多元的渠道获取信息。

也有专家认为,一些官员习惯出事后封闭信息,但各种渠道传递的信息早已满天飞,信息公开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和阻挡的潮流。在多元信息存在的时代,政府应早一些站出来说话,稍晚一点,各种传言就会层出不穷。

本报记者邓红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平家园 ( 粤ICP备13078947号-1 )

GMT+8, 2024-6-4 05:32 , Processed in 0.0161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